首页 - “中欧杯”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 - 正文

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韩中远丨第二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⑬

编者按:

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杯”全国法科学生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是中国政法大学在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领域中首创、面向全国法科学生开放的综合性大奖赛。“中欧杯”大奖赛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涉外法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指示精神,服务党和国家战略需要,为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与成长提供一个寓人才培养于全英文法科赛事的开放平台。“第二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系列,讲述获奖选手的涉外法治人才成长故事,展现比赛风采。

作者简介:韩中远,2024年5月为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硕士一年级研究生,第二届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杯”涉外法治人才合规精英奖获奖者。

深秋的德国,白昼渐短,寒意愈浓。在汉堡大学法学院图书馆电脑前,打开尘封已久的文档,再次回忆起半年前千里之外的初春北京。那时的我抱着尝试的心态,投稿报名第二届“中欧杯”,兵荒马乱地录完了初赛视频,并在4月的最后一天意外得知自己晋级下一轮的消息。一个月后的复赛里,经过2天高强度比拼,侥幸取得奖项的鼓励。站在半年后回望,相较于比赛结果,我想更重要的是在“中欧杯”之旅中所收获的经验与思考,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更加明晰了未来前行的方向。

结缘“中欧杯”,始于2023岁末的首届竞赛。作为赛会志愿者,我有幸旁听几场激烈的比赛,钦佩于选手们扎实的法律功底,感叹于选手们出色的语言表达水平与机敏的临场反应能力。当年9月“中欧杯”院内选拔通知发布时,我也有犹豫是否报名,但彼时的我刚步入研究生阶段,自觉先前没有相关经验,积累不够,也就没有勇气提交报名材料,最终只得作罢。幸运的是,在接下来一年的学习里,学院开设的课程让我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原始积累”。从法律英语检索与写作、国际商法,到欧盟法、比较法,中欧法学院为研一的同学开设了一系列全英文课程,让我在学习中不仅收获了新的视野,也在日复一日的阅读与写作中积累了法律英语的词汇与表达。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Monty教授开设的国际合同起草与谈判课程,在这门课程中,教授基于其丰富的实务经验向我们传授起草英文合同的种种事项以及谈判过程中的种种技巧,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我身处的这门学科,不是佶屈与聱牙,而是平实与精确;不仅有对抗与博弈,更有互利与双赢。也正是在这些知识与经历的铺垫下,使我在来年春天报名第二届比赛,更有勇气与信心。


韩中远参加复赛-模拟涉外谈判(左一)

初识“中欧杯”,这是一场考验选手过往积累的竞赛。相比于模拟法庭竞赛较长的备赛周期,“中欧杯”更注重考察参赛选手短时内迅速调动知识储备的能力。如果计算拿到赛题到上场的备赛时间,四轮比赛中备赛时间最长的也不过5天,最短的仅有90分钟——可以说过去在某领域积累得越多,越会在短时间内对赛题的理解更加深入,应对更加自如。以第一轮模拟企业合规方案为例,本组赛题为“国际并购中的知识产权纠纷”,遗憾的是,我对这一领域比较陌生,因此备赛思路是根据已有的知识与检索内容,尽可能地把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与所有解决方案悉数列出,以求全面,但却忽视了题目中预设的情境是以公司法律顾问的视角思考问题,需要有一针见血剖析问题的能力。此外,赛题的设置也对选手的团队合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模拟谈判环节,由于准备时间仅有90分钟,参赛者很可能在对赛题的理解上出现偏差,谈判场上就会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形。这就需要参赛者迅速地调整已有的策略,先听懂对方在想什么,再重新规划策略,这离不开与队友通力合作。对于学习者而言,以上考验自然是一个很好的总结提升的机会,我也在参赛过程中,发现了自己在知识上的短板,并在后续的学习中不断弥补。

再识“中欧杯”,这是一场为未来赋能的竞赛。“中欧杯”的参赛经历就像为我打开了一扇窗,透过这扇窗,我看到了同辈选手的卓越与才华,法律世界的广阔与精彩,也激励我不断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更多的尝试。“中欧杯”结束后,我又参加了FDI Moot等竞赛以及在实务部门锻炼,直至此番飞赴德国,进一步学习欧盟法与国际法的相关内容,拓宽成为涉外法律人的视野。我也欣喜地发现,一路上有更多的同行者,正是“中欧杯”的参赛选手,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奋进着,是我前进路上的动力与榜样。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欧洲区域发展部主任李月丹律师为涉外法治人才合规精英奖、涉外法治人才国际谈判精英奖获奖选手颁奖

回望来时路,感谢“中欧杯”为我们提供了如此高质量的平台,也感谢中欧法学院对我的培养与支持。组委会的热心与细心,评委们的耐心与真心,参赛选手的专心与用心,都已成为我参加本届“中欧杯”最宝贵的回忆。我期待“中欧杯”未来能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共同见证涉外法治建设的辉煌明天!


2024年11月于易北河畔汉堡大学

文字:韩中远 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

责任编辑:李晓露、马安娜



往期推荐:

“中欧杯”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

第三届“中欧杯”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第1号公告

第三届“中欧杯”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第2号公告

清华大学法学院周士尊丨第二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①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汤卓筠丨第二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②

湘潭大学法学院黄靖淼丨第二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③

厦门大学法学院陈清扬丨第二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④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熊隽丨第二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⑤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王翼族丨第二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⑥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黄日昕丨第二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⑦

清华大学法学院柯烨朴丨第二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⑧

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舒方正丨第二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⑨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吴西雅丨第二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⑩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高墨柔丨第二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⑪

暨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陈烨华丨第二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⑫

清华大学法学院刘松林丨第一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①

中南大学法学院陈柏帆丨第一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②

暨南大学法学院陈贝贝丨第一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③

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轩晗彧 丨 第一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④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黄泽裔丨第一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⑤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孙炜宁丨第一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⑥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刘睿哲丨第一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⑦

清华大学法学院唐子涵丨第一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