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熊隽丨第二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⑤

编者按: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杯”全国法科学生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是中国政法大学在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领域中首创、面向全国法科学生开放的综合性大奖赛。“中欧杯”大奖赛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涉外法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指示精神,服务党和国家战略需要,为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与成长提供一个寓人才培养于全英文法科赛事的开放平台。“第二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系列,讲述获奖选手的涉外法治人才成长故事,展现比赛风采。


作者简介:熊隽,2024年5月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诉讼法学专业硕士一年级学生,第二届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杯”优秀涉外法治人才奖二等奖获奖者。

很荣幸作为选手参与第二届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杯”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感谢主办方的邀请,让我有机会分享学习心得和个人赛事经验。我将分别介绍我对法律英语学习的经验和此次比赛的参赛心得。


熊隽参加复赛-模拟涉外谈判

法律英语的学习经验

在中国人民大学的学习经历对我法律英语的掌握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人民大学的求学过程中,我有幸参与了人民大学中欧欧洲法项目,公派至瑞士日内瓦大学攻读欧洲法与国际法学硕士。在日内瓦求学的过程中,来自不同司法管辖区的同学们齐聚一堂,从不同的角度探讨问题,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比较法的魅力。归国后,人民大学完善的课程设置让我受益匪浅。在课堂中,老师们经常带着我们学习各国的法律成果,鼓励我们多多阅读外文。人大法学院也开设了多种多样的法律英语课程,并不定期邀请国外教授进行专题讲座。丰富的学术资源和语言环境的熏陶让我受益良多。


熊隽参加复赛-涉外法律英语演讲 视频

我深刻地体会到,法律英语的学习关键在于运用,法律英语中涉及了大量的专业术语和专门性词汇,需要通过法条阅读、课程讲座、专著学习等方式进行积累,并不断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资源也是极大的助力,各个平台上都有丰富的内容,大家可以多加利用。如果学有余力,参加中欧杯、模拟法庭、模拟仲裁等比赛将对法律英语的提升大有裨益。


熊隽参加复赛-模拟商事仲裁庭

参赛心得

回顾这次比赛,中欧杯比赛无疑是富有挑战而又十分新颖的。与传统的单一赛制不同,中欧杯整合了模拟企业合规、模拟涉外谈判、法律英语演讲和模拟商事仲裁等多种形式,在短短两天的线下比赛时间对选手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而且,与一般比赛会预先给予很长的赛前准备时间不同,中欧杯比赛在线下环节中,除了模拟企业合规部分赛题提前一周公布外,其他比赛题目都是临场公布,给予选手的准备时间有限。这对选手的个人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是中欧杯的魅力所在:通过不同环节的全面考察,选手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并在与其他优秀选手及评委的互动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在比赛过程中,我非常高兴地认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优秀选手,向他们学习了很多,收获颇丰。


熊隽参加复赛-模拟商事仲裁庭视频 (左一)

此外,中欧杯的赛题极具实践性,作为学生,平日接触到的实务内容有限,而这次比赛为选手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每个环节都仿佛让选手置身于真实的场景,来处理真实的法律问题。从中我学到了最宝贵的一课:扎实的法学功底和英文能力是基础,良好的沟通能力、多元的思维方式、团队合作的能力更是必不可少。法学功底和英文能力是一切的起点,这次比赛涉及了对多个法域内容的考察,例如在涉外谈判部分考察了英国普通法体系下的损害赔偿(Damage),如果对英美合同法没有充分了解,就没法确定应当主张的违约赔偿种类。而同时,模拟企业合规和模拟涉外谈判部分也向我们展示了,将来我们面对的客户很可能没有法律背景,因此仅仅具有法学功底是不够的,如何能够捕捉客户需求,将繁杂的法律问题用简明的话语传达,是一个出色的法律人需要精通的课题。

总结

总体来说,这次比赛让我受益良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中欧杯比赛是非常珍贵的学习交流实践的机会,值得广大学生踊跃参与!

最后向赛事组委会和各位志愿者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感谢你们的精心付出,使中欧杯得以成功举办,为所有选手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祝愿未来中欧杯比赛越办越好,有更多优秀学子参与其中,收获成长,共同为我国法治事业的建设而奋斗!

文字:熊隽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责任编辑:李晓露、马安娜


往期推荐:

“中欧杯”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

厦门大学法学院陈清扬丨第二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④

湘潭大学法学院黄靖淼丨第二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③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汤卓筠丨第二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②

清华大学法学院周士尊丨第二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①

清华大学法学院刘松林丨第一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①

中南大学法学院陈柏帆丨第一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②

暨南大学法学院陈贝贝丨第一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③

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轩晗彧 丨 第一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④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黄泽裔丨第一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⑤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孙炜宁丨第一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⑥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刘睿哲丨第一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⑦

清华大学法学院唐子涵丨第一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