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杯”全国法科学生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是中国政法大学在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领域中首创、面向全国法科学生开放的综合性大奖赛。“中欧杯”大奖赛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涉外法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指示精神,服务党和国家战略需要,为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与成长提供一个寓人才培养于全英文法科赛事的开放平台。“第二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系列,讲述获奖选手的涉外法治人才成长故事,展现比赛风采。

作者简介:舒方正,2024年5月为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第二届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杯”优秀涉外法治人才奖三等奖获奖者。
参加中欧杯,对我自己而言是一件很勇敢的事情。
一方面,这项赛事致力于培养通晓国际法律规则、善于处理涉外法律事务的涉外法治人才,全程用英文展开,赛制包括模拟企业合规方案、模拟涉外谈判、法律英语演讲和模拟国际商事仲裁等,各项赛制准备的时间也非常短,考核非常灵活。考核的内容是法科学子在学校课程学习中较难直接学习到的法律能力,难度较大,含金量高。
另一方面,我所在的学校之前没有同学参加过这项赛事,而中欧杯的选手们是来自全国各地顶尖名校与法科强校的优秀学子,选手的综合水平非常高,竞争也异常激烈。作为一名法学本科生,参赛的全程对我而言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向前辈、评委们学习,也向优秀的选手朋友们学习。在真正来到法大现场参赛后,这一点感受在我心中更加强烈。
成为涉外法治人才,为国家涉外法治事业做出一份贡献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虽然路途遥远艰难,但步履向前,心向往之。一直以来,我都在尝试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英语能力与法律素养,在本科的课程学习中我认真修读了《法律英语》《双语国际法》《双语国际经济法》等课程,在VIS Moot等英文模拟法庭的准备与学习中度过了许多个痛并快乐着的夜晚,也曾在伦敦大学学院(UCL)法学院学习交流,修读了国际商事诉讼相关的课程。现在看来,每一份点滴的努力都会汇聚在一起,成为攀登路上坚实的一步。

舒方正参加复赛-模拟涉外谈判
谈及中欧杯的参赛感受,虽然赛程紧张,极限操作拉满,但还是顺利通过了不同形式的考验,在本次比赛的每个环节我都收获了很多经验、体会和启发,得到了前辈和评委们的鼓励与建议,增进了我对涉外法律事业的认知与理解,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多思考,也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与需要进一步学习的地方。同时,我也有机会现场目睹各路卓越选手们的风采,向优秀的涉外法治人才学习,收获了宝贵的友谊。
比如,在企业合规方案环节需要考虑到“怎样表达与展开才能让可能不是法律专业人士的客户更加清晰理解你的意思”,在闭幕式上奔驰中国的总法律顾问Michael Mazart先生也谈及在沟通中要先学会聆听与理解,要对对方的观点保持好奇。
再如,涉外谈判中应该如何在尽量维护己方利益的同时与对方达成一致,应该制定怎样的策略来一步一步折衷,形成双方能够接受的方案,明确哪些点是可以放掉的,哪些是必须坚持的底线。同时,应该带着善意去推进这个进程,因为最终谈判的目的是实现共赢。
在法律英语演讲当中,我觉得应该注意在宽泛的主题中找出一个兼具现实意义和专业探讨价值的切入口,并且尽量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完成思路构建和脱稿演讲。我在本届赛事中选取的切入口就太为宏观,没有足够的法律依据,且没有做到完全脱稿式的演讲,因此没有顺利更进一步。在本届比赛中,晋级名单与演讲主题在晚上九点左右发布,而我幸运地在每一轮都被分配到了第一位参赛,第二天早上八点钟便要到赛场做好比赛准备,因此给我准备演讲的时间和睡眠的时间都非常有限,半夜在酒店大堂写稿背稿的经历现在回想起来也是非常珍贵的回忆。包括在最后一轮的模拟商事仲裁中,留给选手准备和讨论的时间也非常短,我觉得这也是赛事难度大、考察灵活性高的一个体现。
舒方正参加复赛-涉外法律英语演讲 视频
还有一些通用的建议:在合作性的环节中要学会团队合作,要有团队合作精神;在所有的环节都要自信地讲述你的想法,勇敢地进行目光交流;做好所有突发情况的准备,勇敢拥抱所有的可能性。
最后,感谢中国政法大学和中伦律师事务所给予的宝贵学习机会,感谢成长路上家人、师长、朋友们的帮助、支持与陪伴,感谢这一段令我难忘的中欧杯旅程。米兰昆德拉说,你所走的每一步,都将决定你所能到达的终点。与诸位共勉!

中伦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于宏威、观韬中茂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沈鹏为三等奖选手颁奖
文字:舒方正 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责任编辑:李晓露、马安娜
往期推荐:
“中欧杯”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
第三届“中欧杯”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第1号公告
第三届“中欧杯”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第2号公告
清华大学法学院周士尊丨第二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①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汤卓筠丨第二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②
湘潭大学法学院黄靖淼丨第二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③
厦门大学法学院陈清扬丨第二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④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熊隽丨第二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⑤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王翼族丨第二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⑥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黄日昕丨第二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⑦
清华大学法学院柯烨朴丨第二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⑧
清华大学法学院刘松林丨第一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①
中南大学法学院陈柏帆丨第一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②
暨南大学法学院陈贝贝丨第一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③
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轩晗彧 丨 第一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④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黄泽裔丨第一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⑤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孙炜宁丨第一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⑥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刘睿哲丨第一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⑦
清华大学法学院唐子涵丨第一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