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欧杯”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 - 正文

暨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陈烨华丨第二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⑫

编者按:

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杯”全国法科学生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是中国政法大学在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领域中首创、面向全国法科学生开放的综合性大奖赛。“中欧杯”大奖赛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涉外法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指示精神,服务党和国家战略需要,为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与成长提供一个寓人才培养于全英文法科赛事的开放平台。“第二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系列,讲述获奖选手的涉外法治人才成长故事,展现比赛风采。

作者简介:陈烨华,2024年5月为暨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知识产权法学专业硕士一年级研究生,第二届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杯”优秀涉外法治人才奖三等奖获奖者。

“中欧杯”不仅是一次展示自我、检验学习成果的机会,更是一次极为宝贵的学习经历。“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通过比赛我认识到,深厚的法律功底和扎实的专业能力是每一名法律人不可或缺的核心竞争力,在关注理论问题的同时,不可偏废实务问题的钻研。此外,对于有志投身涉外法治事业的法律人,亦不能忽视法律英语能力的应用和培养。诚挚推荐广大法科学生积极参与比赛,通过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应用能力,也希望大家能从中受益,共同为国家的涉外法治事业贡献力量。


陈烨华参加复赛-模拟企业合规

在法律英语的学习上,我始终坚持兴趣引导努力的积累模式。应该说,我是法学的“插班生”,在高考结束志愿填报时,我的兴趣专业并非法学,而是语言类专业。后来,随着学习的深入,我发现法律和语言的关系并非如我一开始认识的那样割裂,法律和语言这两个问题甚至常常被放在同一语境下进行探讨。认识到这一点后,加之我本身语言功底较好,我能够逐渐适应法学专业的学习,甚至可以在初入门时就尝试积累“以外语来学习法律、外语和母语学习共同推进”的经验,从而对法学也逐渐产生浓厚的兴趣。


陈烨华参加复赛-模拟企业合规(左一)

在“中欧杯”备赛过程中,对法律英语的兴趣再次发挥了关键作用。对于较少接触实务工作的象牙塔里的法学生而言,模拟合规和模拟谈判都是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攻克的重难点。类似于竞技体育中的“以赛代练”,我在备赛过程中也积累到丰富的实务知识和谈判经验,这些知识和技能启发了我如何在法律实务中运用所掌握的法律表达。


陈烨华参加复赛-涉外法律英语演讲 视频

一方面,语言的广度是前提。不论是中文语境还是英文语境,法律用语积累的厚与薄直接划定了论证的客观边界的宽与窄。对于希望投身涉外法治领域的法学生而言,广泛积累英语的、拉丁语的法律语言,并准确掌握其表达方式,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前提。

另一方面,专业素养是核心。语言是沟通的桥梁,但比桥梁更重要的是两边岛屿上坚固的陆地。法学是综合程度较高的学科,也是和多变的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学问,如果缺少对本质规律的综合性认识,就容易沦陷于变动不居的迷惘中。

尽管未能参与决赛的角逐,发挥自己在“杰赛普”等英文模拟法庭和模拟联合国活动中积累的法律英语表达能力,但是我仍然非常感谢这个宝贵机会。得益于此,我得以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交流,向经验丰富的前辈学习,看到自己的进步,也反思自己的不足。借此机会,向“中欧杯”组委会和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的老师们、志愿者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期待“中欧杯”赛事越办越好,为中国涉外法治建设输送优秀的建设者和排头兵!


文字:陈烨华 暨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责任编辑:李晓露、马安娜


往期推荐:

“中欧杯”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

第三届“中欧杯”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第1号公告

第三届“中欧杯”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第2号公告

清华大学法学院周士尊丨第二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①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汤卓筠丨第二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②

湘潭大学法学院黄靖淼丨第二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③

厦门大学法学院陈清扬丨第二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④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熊隽丨第二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⑤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王翼族丨第二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⑥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黄日昕丨第二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⑦

清华大学法学院柯烨朴丨第二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⑧

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舒方正丨第二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⑨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吴西雅丨第二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⑩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高墨柔丨第二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⑪

清华大学法学院刘松林丨第一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①

中南大学法学院陈柏帆丨第一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②

暨南大学法学院陈贝贝丨第一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③

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轩晗彧 丨 第一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④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黄泽裔丨第一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⑤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孙炜宁丨第一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⑥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刘睿哲丨第一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⑦

清华大学法学院唐子涵丨第一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