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来路硕果累累,前途长风猎猎”。值此建院十五周年之际,中欧法学院特别推出“‘桃李’有言”毕业生专访特辑,与大家一同分享毕业生的成长故事和真挚声音。
王骄阳,2023年6月毕业,通过浙江选调,目前任职于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在校期间学业成绩优异,专业能力突出,担任中欧法学院2020级2班团支部书记,工作表现出色,曾获中国政法大学一等奖学金、中国政法大学三好学生、中国政法大学优秀团干部、中国政法大学优秀毕业生、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等荣誉。
一、中欧求学 笃行不怠
1.缘起经济法
回忆与经济法专业的缘分,王骄阳表示是过去的求学经历激励她在经济法学领域继续深造: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主修法学,双修金融学,因此希望进行交叉方向的研究,最后选择了经济法中的竞争法方向。
2.学在中欧
谈及中欧法学院的培养特色,王骄阳认为中欧采取双硕士、全英文授课的培养模式,更偏重培养实务人才。第二年的课程压力较大,对于想要在学术上造诣较深的同学,进行学术科研时间较为紧张。在求职方面,中欧模式所培养的法律英语能力在法务、律师、银行等领域优势明显,比如中石油总部面试就曾涉及法律英语翻译,受过法律英语训练后,应对类似考题会更加自如。同时,中欧同学在企业市场上也非常有竞争力,体现在外企、有涉外业务的央企、国企等领域,很多同学就业时会选择涉外业务部门。
对于如何应对中欧学习中的压力和挑战,王骄阳提出两点建议;第一是用考试来倒逼自己,比如参加法律英语考试、翻译专业资格考试等;第二是多看专业书,专业知识与英语能力单靠课堂积累是不够的,需要多利用课余时间充分阅读课外书目、专业书籍。
3.学生工作中成长
在中欧的三年里,王骄阳认真完成每一项学生工作,研究生期间担任中欧法学院2020级2班团支部书记,工作有声有色。她认为研究生阶段的学生工作并不会挤占学习时间,完成一定量的学生工作对于提升个人的综合文稿能力、交流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大有裨益。
中欧学习期间,王骄阳印象最深刻的有导师时建中老师、主讲公司法的王军老师和辅导员李爽老师等。时老师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极为重视,定期举办读书沙龙、读书会,带领参与国家级课题研究,敦促学生要时刻保持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力,厚植基本功方能从容地奔跑。研一阶段的公司法课程由王军老师讲授,他并非照本宣科地讲解,而是在输出知识的过程中融入许多有趣的案例,并将课前预习和课中提问进行结合,促使同学们把功夫下在课前、下在平时,带着问题学、融入实践中提升。谈及自己的辅导员,王骄阳说:“李爽老师非常负责,定期与同学们谈话谈心,做事公道、待人暖心。”
二、面对选调 行稳致远
1.选调心得
谈及选调经历,王骄阳认为在选调的最开始,应该尽可能多参加考试,不仅瞄准意向省份,其他省份的考试只要可以报名,就多多参加、多多尝试,“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作为政法类高校代表,法大可以报名的定向选调省份很多。在经历多次实战历练后,考场上的时间把控、做题节奏会更加得心应手。
回顾参加过的选调考试,王骄阳分享心得:第一,注重做好考前准备,掐表练习填涂答题卡,避免出现正式考试中填涂答题卡时间不充裕的问题;第二,一定要平衡自己平常的状态和考试时的状态,考场上头脑要清醒;第三,以平常心对待考试,越重视则压力越大,越可能发挥不好,她曾在北京选调笔试中因为心态失衡导致申论大作文发挥失常,留下遗憾;四,早做准备,锻炼应试能力。
2.选调经验分享
关于准备选调考试,王骄阳也给出了自己的备考经验:对于有志参加选调考试的同学,研一、研二就要多看时政新闻,通过学习强国等渠道阅读官方媒体的正式报道,提升时政素养。在选调的笔试和面试中,常常会涉及到对于时政知识的考察,平时的积累往往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时政素养的养成、时政观点与视野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研一、研二开始种下积累的种子,在研三上的选调考试中,就会获得丰硕的果实。同时,也要养成多看新闻联播、多读央媒新闻稿的习惯,学习正式的公文文风。此外,还要定期浏览先锋文汇等网站,学习文章的标题排布、行文方式等。如果有空闲的话,可以每天背一篇文章。
选调面试是一场综合水平考验,筛选的是知识、能力兼备的复合性人才。因此在注重笔试能力之外,研究生期间的学习成绩,包括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在内的综合素质都非常重要。
在选调的时间规划上,王骄阳建议,可以早做打算,提早开始备考。她在研二下学期就开始准备选调考试,到研三最初的9-10月份,要同时准备考公和秋招,精力有限,时间紧迫。王骄阳也分享了秋招过程中面试政策性银行的经历,一般是无领导小组面试,与公务员考试的结构化面试有区别。无领导小组面试比较新颖,在面试竞争中有时候参与者还未完全阐述观点,就可能被其他面试竞争者的打断,因此有相关就业意向的同学需要提前准备。同时,政策性银行面试题目与本专业领域的关联度不高,常常出现法律、金融、计算机等专业的考生同时竞争一个岗位的情形,其面试更加看重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基本素质。
三、工作感悟:跨越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鸿沟
被问及在高院的工作体验时,王骄阳如是说:“高院的工作并不轻松。随着司法改革的逐步深入,高院承担的案件量也越来越大,许多案件的审级提高,导致案件的一审、二审就来到了高级人民法院。此外,高院除了本身审判业务之外,其职能还包括制定本省内的司法规则、政策,在此过程中,要做很多调研与座谈,是一个很能锻炼人的地方。”对于有志于高院的师弟师妹,王骄阳希望同学们不用过于担心自己的实务技能与工作能力,在新入职人员的教导和工作衔接上,每一个定向选调生都会有一名带教老师,带教老师会循序渐进地传授知识和经验,带领参与调研课题、探讨实务问题,在研究中成长,在实践中成熟,成为一名合格的司法工作者。她希望同学们大胆报考,更希望能够在单位看到更多优秀的师弟师妹。
关于具体业务领域,王骄阳岗前锻炼期间所在业务庭室除了部分案件的再审,也包括信访接待工作。定岗后所在业务庭室主要负责知识产权与竞争案件的审理。在工作中常常遇到新领域、新问题、新挑战,需要时刻保持充电状态,常学常新、常悟常进。
问及学习和工作生活最大的区别,王骄阳认为:知识与实务之间存在一个较大的跨越,学术视域中的理想化路径往往并不是解决现实纠纷的最佳方案,要学会在工作中跨越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鸿沟。
四、结语
最后,王骄阳表达了对学院就业辅导工作的感谢和支持,并鼓励同学们:“过往不念,未来不惧,不要执念于过往的荣誉和成绩,勇敢向未来,闯出一片广阔的天地。”
图片:王骄阳 2020级双硕士
文字:胡大卫 黄书宁2023级双硕士
责任编辑:马安娜、李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