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来路硕果累累,前途长风猎猎”。值此建院十五周年之际,中欧法学院特别推出“‘桃李’有言”毕业生专访特辑,与大家一同分享毕业生的成长故事和真挚声音。
李卓凡,中欧法学院2020级1班民商法学硕士研究生。研究生期间获第二十三届江平民商法奖学金,中国政法大学学术新人大赛学术新人奖,第二届法研杯司法大数据征文比赛三等奖,2021年FDI全国模拟仲裁赛冠军,国家奖学金、通商奖学金等荣誉。研究生期间两篇独著论文被期刊录用,并与刘智慧老师合作完成《民法典及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一书的相关撰写工作。今年9月份开始在清华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期间前往金杜、天同、中国司法大数据院等律所及科研单位实习,研一期间担任本班党支部书记一职,获中国政法大学优秀学生干部、中欧法学院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
三年历程 经验传递
问题意识平日落实
对于在课堂学习中如何培养问题意识,李卓凡分两种情况各有侧重地进行了阐释,并对问题意识的来源与本质进行了自己的解读。
如果想成为一个法律实务工作者,李卓凡认为,培养问题意识的重点可能在于司法实践当中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司法实践中会出现本堂课当中出现的、哪些没有解决的问题?这堂课针对司法实践当中的什么问题可以作出改进?中欧授课的独特之处在于,很多老师是有实务经验的,有的老师还担任律师或者是校外导师,因而可以向老师多加咨询。
如果想要攻读博士,李卓凡认为,问题意识需要我们更加注重问题的深度。首先,我们需要知道这个问题处在哪个体系之下,比如在刘智慧老师的物权法课程上,老师不会告诉大家问题的答案,而是介绍不同学者的观点,再问同学们的看法,这就是一种问题意识。这需要我们知道不同的学说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共同点是什么、分歧又是什么?其次,我们需要明确分歧产生背后的底层逻辑,例如表面上形成了A说和B说,其实本质逻辑是对同一个概念的不同定义,则此时抛开概念理解不谈,形而上的说AB两说的区别,就是空中楼阁,没有意义。
李卓凡认为,问题意识的来源是首先要知道产生问题的原因,才能出现问题。当知道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后,就要自己用批判性的思维去思考。对于批判性思维,李卓凡的理解是,当实在不知如何批判的时候,就在充分理解一个理论或学说的基础上假定其存在不周延之处,在此基础上寻找支撑的理由或是其他学者已经提出的相对说,再去寻找他们之间关联,并给出自己的观点。
最后,李卓凡对问题意识的培养方式作了总结。她认为问题意识主要可以通过两个方面培养,一是要在对于理论有一个足够深的了解之上提出,避免假创新意识或者假问题意识,有时可能产生了问题,但其实本质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二是要督促自己在日常学习中形成问题意识,到期末要交学术论文的那一刻再开始想一个问题,可能就有些晚了。
选题灵感新而不虚
学年论文、课程论文是研究生阶段避不开的话题,但一些通过拼凑文献等方法写成的低质量论文很难说有何创新之处。对此,李卓凡分享了自己在选题方面的经验。
在前期准备阶段,应形成“不做笔记不读书”的理念。在读论文或是看书的时候可以通过电脑或者手写的方式记录两个内容,一是概括主要内容,二是回到刚刚提到的问题意识,即给出自己的主要观点。如果是赞同文献的观点,可以给出不同于本学者所列出理由的其他两个理由,既可以是自己创新出来,也可以是其他学者的观点。如果批判,同样给出其他学者或是自己论证出的理由。
第二个阶段是,课程允许的情况下,在课堂上多提问、多与老师互动。“这既能让老师多了解自己,也可以成为你自己很好的人脉资源。在交流的过程中老师也会让你了解到很多前沿性的观点,帮助你的论文写作。”
第三点是,要将创新点上升到理论创新的高度时应当谨慎。在前期积累的时候,可以大胆提出你的观点,但是要将其作为一个创新之处时,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审视所提出的观点能否被证成。如果自己提出了一个c观点,但是发现自己无法厘清c观点跟a、b观点是什么关系,以及到底比a、b观点优秀在哪里,这个“创新”就只是假创新。真正的创新是有说服力、有必要性的,而且这种观点不是现象层面的,它背后一定要有理论支持。
写作安排盈科后进
被问及论文写作安排的经验时,李卓凡分类阐述了她的想法。首先应确定写什么类型的论文,一般分为大论文和小论文。小论文如结课论文,字数在一万字左右,这种论文的写作周期一般在15-20天左右。大论文如毕业论文,或者用来投稿的论文,一般而言3-4个月能打磨出一篇相对满意的文章就很不错了。
李卓凡还有一些关于写论文的小技巧想要分享给大家:她认为可以准备两个本子。第一个本子记录关于论文的任何想法,比如在文章中看到一句引起自己注意的话,不管能不能用到都先抄下来,抄得多了,以后可能某一刻就能迸发出灵感。在写作之前先给自己3-4天的积累时间。第二个本子用来把自己抄的内容精简一番,精简出一版有逻辑的框架。这个框架包括,文章每一章的逻辑是怎么安排的、每一章大概需要写多少字、什么内容,比如引用某篇文章或者反驳某篇文章等,这个阶段可能也要花费3-4天的时间。
李卓凡的想法是,不要留太多的时间在论文的撰写上,而是多分一点时间给准备工作上,一旦开始写之后就迅速地结束它。“所以我的前期准备时间很长,而当这些全部准备好以后,就要马不停蹄地去写论文,大概用4-5天的时间把构思的内容付诸实践就可以了。”她还强调,不要每天挤一点,这样自己也痛苦,论文也痛苦。当然可以安排每天写一章或者每天写半章,但是不能写完第一章了以后还不知道自己第二章要写什么。
应对压力多措并举
有人听说研二的学习压力较大,存在短时间内考很多次试的情况。对此,李卓凡也有自己的感悟:“我之前可能也没有太适应,但是站在现在的角度看我会觉得,首先要多找之前师兄师姐要笔记、提前预习内容,因为很多同学听课的障碍可能是语言,教授会有口音,提前了解课程内容会让听课更清晰;考试的压力是较大的,可能复习时要多多投入,可以多关注官网公布往年的真题;二是多形成互助小组,每个人整理一部分笔记,用听得懂的语言复述课程内容可以在短时间内帮助理解。”
正确认识研二价值
部分同学认为研二欧洲法的学习可能和本专业关联性不大,对之后没有实际作用。对此,李卓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她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在即将迎来研二欧洲法之际,这个问题需要转变为:来到中欧后该如何建立自己的学习和欧洲法的联系?她分四点对此进行了解释:首先,这个项目一定会锻炼你的英语水平,可以在简历上正大光明写下“有全英文听课、检索、写作的能力”,完成汉堡大学的学习就是对大家英语能力的认可。其次,正是因为中欧法学院带来的项目优势,才有更多的讲座、模拟法庭等资源。第三,在汉堡大学学习的课程也可能对于自己的研究方向、论文写作等有所联系,可以利用好外国课程、教授的资源。最后,大家去到德国也可以全身心感受别样文化,这也是很难得的机会。
深度研学循序渐进
被问及有无书籍推荐或有无其他学习经验分享时,李卓凡从书籍和讲座两个方面进行了补充。
首先,专著阅读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对民法体系有大致宏观认识,避免基础理论的误读,此时可以阅读梅迪库斯的《德国民法总论》,王泽鉴老师的“天龙八部”,梁慧星老师的《民法总论》,乃至拉伦茨的《法学方法论》等;二是针对你感兴趣的某一领域继续深挖,比如朱庆育老师的《民法总论》,苏永钦老师的《寻找新民法》,崔建远老师的《物权法》或刘家安老师的《物权法论》,韩世远老师的《合同法总论》等等。除此之外,对于新兴领域一定关注该领域的领军人物,比如就现在颇有争议的数据,个人信息问题,申卫星,张新宝,周汉华等老师的观点就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前沿性视角。
其次是参加论文讲座研讨会。不管是国际法也好还是民商法都有年会,年会就有非常多有助于论文写作的内容可以吸收,因为老师们讲的都是他们花费心血钻研的前沿成果,还可能是他们认为最有价值的问题。除此之外,可以关注各个学校的研究生会,研究生会经常会推送一些讲座,多看看这些内容或许也能有一些不小的收获。
决意读博 潜心深造
当被问及如何确定要读博、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适合走学术道路、继续深造时,李卓凡如是回答:
“写论文是让我乐在其中的,我之前不能确定自己能够读博,但能够确定自己喜欢写论文,而在众多职业路径中,能让我快乐写作、以写论文为生的职业就是读博了。”
她认为,研究生阶段主要是给自己一个挖掘写作兴趣、培养写作思维的机会,如果能够挖掘出来,就可以选择读博。但这并不是每个人都擅长的领域,大部分人是不会选择读博的,因此哪怕不喜欢写论文,也不用把自己局限在“我不喜欢写论文,我是不是不适合读研究生”这样的想法里。培养写论文的兴趣,探索这个路径,不喜欢也没关系。
很早就坚定读博也和她的导师刘智慧老师有关。她说“我不是一个很有天赋的人,读研过程中也遇到很多论文真的写得很惊艳的人,但刘智慧老师一直鼓励我,告诉我‘你很棒’,用‘fake it till you make it’给自己勇气,不断尝试,先多写论文、参加比赛,参加的比赛总有获奖的,在这个过程中逐渐积累能力和自信,慢慢地就会觉得自己适合读博了。”
怎样确定方向?
李卓凡分享了影响自己选定读博研究方向的因素。李卓凡认为她的选择是基于多方面考量后作出的:首先,本科时期她的物权法成绩在众多其他科目中较高,这给了她很多对物权法学习的信心;其次,她在研究生期间的导师主要研究物权法,这也给了她一个助推;第三,她的第一篇获奖论文是物权法相关。这正是多重因素——好的导师、好的成绩、好的论文——共同作用的结果。
如何提前准备?
对于现在处于研一而有意读博的同学,李卓凡就准备工作方面给出了如下建议:
研二上学期提前联系导师,研二下学期准备考试。从后往前推,剩下的一年左右的时间里,需要准备什么呢?首先,态度诚恳,至少需要准备1-2篇拿得出手的论文。第二,基础知识扎实,因此在研究生阶段最好把与研究方向相关的课程完成得出色。第三,坚定地选择攻读博士这条道路。攻读博士需要克服许多困难,这要求学生能在一段时间里认真地思考再作出决定,可以在这段时间和老师不断交流并向导师表达自己的态度。最后,时刻关注报考学校的考核制度,最好能够找到相关的招生简章,或者找到上一届的师兄师姐,去了解学校的系统、考核内容或者研究计划的写作等问题。这些工作需要耗费大约半年的时间,所以从现在开始准备选定导师、选定学校、打磨论文以及做好目前能够做好的所有科目的高分数,就能够为之后的读博打下基础。
研一是很关键的一年,研一期间相对自由,可以去思考一下自己的赛道,选定赛道是很重要的,不要什么事情都抓一把,到了研究生后半段才发现好像虽然每一个赛道都试过,但好像没有一个赛道可以成为佼佼者。
如何看待未来?
不少人认为,读博的压力会比读研更大。对此,李卓凡表达了自己的预想。
她认为,首先,博士就是“修行靠个人”。作为成年人,甚至是成熟的学者,不能时刻想着求助于人,而是需要以较强的抗压能力去面对和解决问题。
第二,博士往往需要面对外部压力。跟同龄人相比,博士学位的攻读要求学生不断读书研学,而其他人已经成家立业了,这需要自己逐渐去接受此种滞后性与钝感。
最后,有时可能真的写不出论文,即使没有任何外部压力,个人的创新的输出总归是有限的,所以应当提前考虑好,如果有一天真的灵感枯竭,长期无法做出学术成果该怎么办。
多元实习 丰富经验
不断尝试,探索属于自己的方向
对于研一阶段的同学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的问题,李卓凡作出了如下建议:
“我虽然很早就确定要读博了,但是我在研究生阶段有4-5段实习的经历,我在金杜实习了半年,在天同实习了3个月,在最高院实习了4-5个月,在出版社实习了3-4个月,还担任了一些法考机构的讲师。”
确定了职业方向,并不代表放弃其他可能性,很多事情只有试过了才知道什么事情不适合,比如在部分工作中真实上岗后,就会发现久坐会给身体造成一些压力,工作也相对枯燥,对学术帮助也不大。在尝试、经历后,或许会在研二时就有了初步的方向,然后综合自身条件、未来发展的预期以及工作地点等因素的考量,再对自己的职业作出规划。
很多同学会给自己设定过于遥远的情形,比如“如果我考公成功了,但同时也拿到了律所的offer,应该如何选择呢?”,这些问题在当下来说是没有意义的,我们要多去尝试,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了再根据当下的就业情况去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向就可以了。
信息搜集,把握多元实习的机遇
李卓凡分享了她通过高效的信息搜集把握实习机会的方法。
首先,可以通过公众号找寻实习信息,比如法律就业、招聘law、法律求职、 职问等等。其次,可以通过微信的搜索栏,直接搜索关键词以检索信息。因为很多实习招聘的信息是通过自己的公众号发布的,而且法律求职公众号也很难全面地把所有求职信息都汇集到一起,所以可以去关注他们自己的公众号或者推送等,通过这几种方式就基本可以找到比较感兴趣的实习。
按需调整,把握学习与工作的平衡
对于如何平衡学业和实习工作,李卓凡认为,可以尝试着接受多线操作。人们说“一天之内做不同的三件事情是最快乐的”,“实习”、“准备考试”、“玩”刚好三件事情,如果发现三件事情过于疲惫了,就可以再减少。
结语:高光与遗憾
最后,李卓凡分享了自己在研究生阶段最有成就感和最遗憾的事。
对她而言,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是在研二期间承担了助教工作,并在担任助教期间于同一天上午收到了两份期刊的录用通知。这是她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一下子接到两份期刊的录用通知,这是她觉得十分开心的事情。
她认为研究生期间基本没有什么遗憾的事情,唯一的遗憾是自己实习比较多,时常在宿舍埋头写论文,跟学院同学的交流不足。研一时候她担任了班里的党支书,跟大家有一些交流和互动,研二期间由于在外实习,就很少再跟本学院的同学们有进一步交流,没有好好珍惜硕士三年同窗友谊的时光。
文字:芦嘉琪、时梦阳 2022级双硕士
汪靖屿 2023级双硕士
图片:李卓凡 2020级双硕士
责任编辑:马安娜、李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