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欧法学院是一所高度国际化的法学院,其立院之本是办好中国的法学教育,为中国的法学教育探索路径,为国家培养涉外法治人才。中欧法学院推出中欧“探课”系列,展现学院中国法课程中的师生风采。
“涉外律师实务”是中欧法学院的一门特色实务课程,自2016年以来已经连续开课八年。“涉外律师实务”课程的授课老师来自各大律师事务所,多人入选“全国千名涉外律师人才库”。学生通过这门课程,学习涉外法律文书写作、企业投资与并购、数据合规与跨境数据传输、知识产权、国际仲裁、国际税法与国际慈善、WTO法律实务、反补贴、反倾销等常见涉外律师业务。课程还安排学生访问律师事务所,期间由资深合伙人们为同学们分享各自领域的业务内容和心得体会,有助于拓展同学们的国际视野。
师资介绍
2022-2023学年授课师资简介如下:(按授课顺序排列)

牛玥律师
牛玥,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中国和美国(纽约、新泽西)执业律师。牛玥律师代理境内外客户处理过大量涉及多法域的商业交易与争议解决,有着丰富的跨国商事交易及诉讼经验。她处理过涉及投资、媒体、文娱、私立教育、医药等多个行业的外国投资人在中国的设立、运营以及相关的诉讼仲裁业务。牛玥律师曾参与中国企业投资美国、俄罗斯以及非洲、欧盟多国的涉及矿业、生产业、媒体、及房地产领域的对外投资。

刘驰律师
刘驰,君泽君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中国和美国纽约州执业律师。刘驰律师是数家国际商事仲裁机构仲裁员。通过在数家中外律师事务所执业,在两家中外跨国公司担任法务总监,以及在数所北京高校法学院担任客座讲师,他在国际项目谈判及跨境复杂争议解决、投资并购及体育影视娱乐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涉外案件审理、法律执业和教学经验。刘驰律师著有《涉外律师职业规划与法律文书写作》,为青年学子分享其40年学习法律、30年涉外律师执业、近20年担任国际及国内仲裁员及中英文辩护律师,以及法学院学习的经验。

邓志松律师
邓志松,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大成律师事务所竞争与反垄断业务中国区联合负责人。邓志松律师曾代理多家跨国公司和境内企业应对中国反垄断执法机构发起的有关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调查案件,并在滥用知识产权等复杂反垄断民事诉讼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为诸多商业交易就反垄断风险提供专业法律意见,并协助多家大型跨国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行业协会建立反垄断合规体系。

朱永锐律师
朱永锐,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朱永锐律师是迪拜国际金融中心国际商事法院出庭律师、英国皇家特许仲裁员学会资深仲裁员( FCIArb)、新加坡仲裁员学会资深仲裁员(FSIArb)、国际仲裁理事会理事(ICCA)、中国仲裁法研究会理事、北京市律师协会国际投资与贸易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朱永锐律师主要从事涉外法律业务,业务领域包括:国际投融资、国际商务、企业并购、国际金融、知识产权、国际商务诉讼与仲裁、金融与公司犯罪等。

李圆律师
李圆,上海市协力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上海律协文化传媒委员会委员,深圳市知识产权海外维权专家库成员,上海知识产权研究所前秘书长。专注于知识产权、民商诉讼及涉外法律服务,曾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仲裁与调解中心和香港国际仲裁中心(HKIAC)代理多起知识产权相关的仲裁和调解。

季亨卡律师
季亨卡,中伦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中国和美国纽约州执业律师。国家信息安全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业务领域为税务和财富规划,投资并购和公司治理,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2022 The Legal 500亚太地区榜单:私人财富管理业务领域荣获特别推荐;荣获“2022年度 CLECSS 十大杰出青年法律人”;荣获《中国法律商务》“2022年度最佳私人客户律师”奖项提名。

华秀兰律师
华秀兰,北京市天元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涉外律师团队核心团队成员和专业骨干律师。从业以来,华秀兰律师主导了很多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境内外人民币和美元基金的有关跨境投融资、海外并购重组与境外IPO上市项目,在外商投资和跨境投资并购领域积累了大量的实战经验。华秀兰律师在中国及海外从事律师执业16年,荣获“2023年度LEGALBAND客户首选:中国女律师15强榜单”。
课程内容
涉外律师实务课程第一次课程主题是“涉外执业领域的概论”。牛玥律师首先为同学们讲授了涉外律师的必备技能,之后就美国的出口管制法律体系给同学们做了概览,并重点讲述了美国的《海外反腐败法案》(FCRA)项下的海外反腐败调查。在课程的下半部分,牛玥律师还介绍了强迫劳动和供应链的管控问题。
刘驰律师主讲了涉外律师实务课的第二和第三次课程。主题为“涉外案件法律备忘录的写作”。在第二讲之前,同学们以4-5人为一组结对提前撰写了海乐诉中国案的法律备忘录。在第二讲课堂上,刘驰律师分别对三组同学们的文书进行了鞭辟入里地点评,并提出了很多操作性极强的修改意见。下课后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对第一稿进行了修改。第三讲课程中,刘律师对同学们的第二稿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的修改建议,让大家受益匪浅。
邓志松律师主讲涉外律师实务课的第四次课程,主题为“数据合规与跨境数据传输”。在课上,邓律师首先介绍了中国个人信息和数据保护方面的主要法规,并介绍了数据领域美国和欧盟这两大主要立法例,引导同学们思考两大立法例背后的价值取向,以及我国应当偏向哪一种方式。在下半段课程上,邓律师还讲授了跨境电子取证和数据保护合规两种业务。最后邓律师分享了自己执业多年的感触。
朱永锐律师主讲涉外律师实务课的第五次课程,主题为“涉外仲裁”。课上朱律师首先分享了自己多年来的执业之路和心路历程,并介绍国际商事和投资仲裁这一领域的迷人之处。进入到课程的核心部分,朱律师给同学们讲授了国际仲裁的基本程序和流程,包括仲裁的种类、仲裁地的效力、仲裁条款的法律适用及仲裁的五个阶段。给同学们勾勒了涉外仲裁的一张“大地图”,将之前的知识点有机串联起来。
李圆律师主讲涉外律师实务课的第六次课程,主题为“知识产权国际仲裁”。在课程的开始,李律师首先介绍了自己为什么会选择国际仲裁这个执业方向,然后给同学们循序渐进地介绍了国际仲裁的难点以及要点,与上一节朱永锐律师的课程遥相呼应,形成完美的闭环。在课程的下半段,李律师还介绍了知识产权在国际仲裁中的影响,并以香港仲裁条例为例探讨了知识产权争议的可仲裁性问题。
季亨卡律师主讲涉外律师实务课程的第七讲,主题为“财富规划、国际税法与国际慈善”。季律师为大家讲解了自己的执业经验,给同学们面对未来的职业安排提出了许多掷地有声的建议。之后季律师讲解了私人财富规划业务的核心要点,从何为私人财富规划、其中律师的角色、家族信托作为典型的财富规划工具这三点出发,让大家初步了解了这一领域的主要业务模式。
华秀兰律师主讲涉外律师实务的最后一次课,主题为“对赌条款的理论与实践”。在此次课前,华律师为两个小组的同学布置了课前的作业,让大家在课程开始就对整个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之后华律师从蒙牛案、海富案、华工案出发为大家讲解了对赌条款在实践中的具体模式和争议焦点,最后通过课上的讨论和实践环节,让大家与同伴合作撰写对赌条款,活学活用本次课上学到的知识。
学生体会
2017级同学:涉外律师实务是一门实务性很强的课程,对于有志于从事涉外律师或法务工作的同学很有帮助。同学们可以向来自不同领域的涉外律师、法务前辈学习。多元的授课和考核模式,也会让我们有机会切身感受不同涉外法律业务的特殊性。
2018级同学:涉外律师事务课程涉及主题多样,主讲的老师们具备丰富的实务经验。我印象最深的是课程考核,同学们以小组的方式,分析WTO案例中的争议焦点。准备的过程中需要阅读大量的英文材料,分析法律关系、撰写讲稿等等,很有挑战性,完成后不仅专业知识上有了一定的提升,还收获了小伙伴的友情。
2018级同学:这门课程为我提供了接触前沿律师实务的可能,同时也为我提供了直接与许多律所合伙人交流的宝贵机会。对于我而言,是研究生阶段一门非常有意义的课程。一方面,通过涉外律师实务这门课程,我提升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课上的每一份知识都来自于实务案件,也最终都会运用到实务案件处理中,在这个过程中自身能力会不断得到锻炼,获得感十足!另一方面也加深了我对律师行业的认识,为择业积累了宝贵经验。通过课程学习以及课上与行业大律的沟通,我对律师行业产生更加清晰的认知,使得自己在研三面临择业问题时有了更多的选择。
2019级同学:涉外律师实务这门课涉及WTO、美国域外效力出口管制与制裁、国际仲裁以及商务谈判等具有较强实用性的涉外法律知识和技能。合伙人们以讲授、讨论和互动等多种形式授课,专业知识与行业经验的讲授并行。课后作业与考核形式也十分特别,有助于我们进行有效的知识输入和输出。我参与的期末考核是案例辩论,为了准备这场考核,我阅读了100多页的案例材料,花费了大量时间撰写相关法律文书,最后还进行口头答辩,并于口头考核时当场接受了授课律师的指导,我感到十分受用。
文字:陈芷君 2022级双硕士
责任编辑:马安娜
往期文章:
中欧“探课”① 有价的家务劳动
中欧“探课”② 物权法
中欧“探课”③ 国际经济法
中欧“探课”④ “德国柏林租金限制是否违宪?”中欧法学院宪法诉讼模拟法庭纪实
中欧“探课”⑤ 公司法
中欧“探课”⑥ 证券法
中欧“探课”⑦ 德语入门与德国文化
中欧“探课”⑧ 巿场与政府监管
中欧“探课”⑨ 民法总论与合同法
中欧“探课”⑩ 比较法学
中欧“探课”⑪ 刑法专题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