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与活动 - 新闻通讯 - 正文

中欧“探课”⑩ 比较法学

编者按:中欧法学院是一所高度国际化的法学院,其立院之本是办好中国的法学教育,为中国的法学教育探索路径,为国家培养涉外法治人才。中欧法学院推出中欧“探课”系列,展现学院中国法课程中的师生风采。

“比较法学”课程是中欧法学院比较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主干课。2023年春季,“比较法学”课程由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的Agustin Parise副教授主讲。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比较法学学科的宏观视野,指导学生综合运用比较法学方法和辅助工具,分析外国法律,并且从自身的中国法视角出发进行比较,在吸收借鉴国外优秀立法例的同时,丰富对我国自身法律制度的认知。本次比较法学课程采用线上授课的方式。

Agustin Parise副教授与同学们合影

Agustin Parise副教授来自阿根廷,目前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任教,他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获得法学学士LL.B学位和法学博士LL.D学位,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获得法学硕士LL.M学位,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获得法学博士Ph.D学位。Agustin Parise副教授曾在中欧法学院讲授过欧盟法课程,今年他受邀为中欧法学院讲授比较法学课程。

“比较法学”课程由12次课、48课时组成,共3学分。首先,课程阐明了比较法学科在学理上和实践上的重要性;第二,课程宏观讲述了比较法的历史发展及目前的学术现状,特别关注比较法的超国别性、跨区域性和全球性三个层面的演进;第三,课程讲述比较法的一些常用的方法;第四,课程帮助同学理解不同司法管辖区法律的辅助工具:包括法律史、法律移植以及法语言学;第五,课程以比较的方式讨论法律传统;最后,通过三个案例研究,介绍比较法在法律教育和私法的两个支柱(即财产法和合同法)的相关经验。

上课时,老师会不断地问同学们是否听懂了,有没有任何问题和评论,同学们也常常提问予以互动。最值得一提的是,每一节课最后都有课堂小组讨论,老师会将同学们分为3-4组,给同学一些材料,让同学们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最后每一个组推选出一个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思考。每一节课的小组讨论需要完成的阅读任务,都与本节课程介绍的方法或领域有关,让大家在理论学习之余,实践能力得到训练。这样充满趣味的课堂互动让学生对比较法研究方法有了更深入全面的了解,收获颇丰。

图文:陈芷君 2022级双硕士

责任编辑:马安娜

往期文章:

中欧“探课”① 有价的家务劳动

中欧“探课”② 物权法

中欧“探课”③ 国际经济法

中欧“探课”④ “德国柏林租金限制是否违宪?”中欧法学院宪法诉讼模拟法庭纪实

中欧“探课”⑤ 公司法

中欧“探课”⑥ 证券法

中欧“探课”⑦ 德语入门与德国文化

中欧“探课”⑧ 巿场与政府监管

中欧“探课”⑨ 民法总论与合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