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中欧法学院努力发挥“国内-海外联合培养”的优势,担当培养涉外法治人才的使命,搭建起一座连接中国与欧洲法律学术、文化交流的坚固桥梁。此次推出“赴欧行记”系列栏目,源于中欧法学院双硕士研究生丰富多彩的欧洲求学之旅。他们深入欧洲,沉浸于国际法的专业学习中,在知识的海洋里奋力遨游。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他们以敏锐的视角捕捉欧洲的点滴,将自己在欧洲的生活经历、所见所闻,化作一篇篇生动的记录。这些分享饱含着学子们真实的感悟与深刻的体验。希望通过这个栏目,能让更多人了解中欧法学院学子的欧洲之行,感受他们在留学道路上矢志刻苦学习的人文风范、勇对困境昂扬的精神面貌、奋力创新创造的坚定步伐,为广大读者开启一扇了解欧洲学习生活以及中欧法学院办学成果的窗口。
作者简介
高雪晴,中欧法学院2023级双硕士,2024年9月至2025年2月赴德国汉堡大学学习。

课程学习
犹记九月初第一次踏入汉堡大学的心情,带着好奇的眼探寻,慢慢走入了坐落在洋楼和绿树中的校园。和法大庄严的校门划出一片求学的沃土不同,不知道从哪一刻起,转过寻常的街景就看到了汉堡大学的图书馆与教学楼。为了欢迎新入学的学生,汉堡大学的老师带领我们游览了校园,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各项设施,方便我们尽快适应学校生活。
开学伊始的大部分课程都是在法学楼进行的,法学楼除了教室、办公室之外,还连接着报告厅以及图书馆,一座建筑几乎就可以满足学生上课、自习、阅读等多种需求。教授介绍,汉堡大学的法学图书馆藏书量颇丰,在德国各高校的法学院中名列前茅;就电子数据库而言,除了可以访问汉堡大学现有的学术资源外,还可以访问合作院校的数据,极大地满足了我们的学习所需。
汉堡大学开设的课程以欧盟法为基础,兼具国际法视野,涉及法律传统、国际公法、欧盟架构、人权、对外关系、内部市场、公共政策、公司法、破产法等多个领域,通过一学期课程的学习,我们能够对欧盟这个特殊的实体的各项法律制度以及基本的法律理念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授课的教授除了以法律文本和法学理论为基础进行讲授外,还会结合丰富的实际案例。这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建立实务思维,更进一步了解相关制度的实际应用;另一方面,通过对欧洲法院经典判例的解读,展示了欧盟法下的制度独特性,培养了一定的判例思维。并且,由于授课的教授来自欧盟的各个合作院校,所以在进行授课时除了会关注欧盟层面的法律设计,还会以所属成员国作为例子进行具体制度的介绍。以“公司法”为例,此门课程的教授来自马斯特里赫特大学,所以在关注欧盟层面的统一规范的同时,也会以荷兰公司法的相关制度做具体说明。此外,除了所属成员国不同带来的新维度,授课教授的研究领域也会带来对课程的新视角。以“法律传统”这门课程为例,该课程教授的研究领域为刑法,因此在介绍欧盟法律传统时会以刑法领域的制度变革为例。
除了对欧盟法律获得了大量的认识和系统性的了解,全英授课以及写作也大大提高了我们的英文水平。全英授课促使我们对英文内容的输入反应更加迅速,尤其是对法律名词的熟悉程度和捕捉能力有了很大提升。以“人权法的国际视角”这一门课程为例,该课程的教授不采用PPT的形式进行授课,课堂上没有任何文字材料作为辅助和指引,完全要依靠听来捕捉教授讲授内容的思路以及重点,这对我们来说是不小的挑战。所以,在课后同学们会三五人一组,对教授上课的内容进行讨论,彼此查缺补漏、答疑解惑。在英文写作方面,本学期有两门课程以学期论文的方式结课,一篇为案例分析,一篇为给定选题的专题论文,通过这两篇学期论文的写作,我们在英文文献搜集、阅读以及英文法律写作水平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也为接下来完成英文学位论文奠定了基础。
此外,我们还有幸参观了总部设立在汉堡的国际海洋法法庭。法庭的工作人员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国际海洋法法庭的机构设置、人员组成、管辖规则、法庭组建、既往判例等,并且耐心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对国际组织的实地参观,使课堂所学与司法实践结合得更加紧密,是一次很珍贵的学习机会。

全体学生在开学典礼后的合影

汉堡大学法学图书馆

参观位于汉堡的国际海洋法法庭
观光游记
在汉堡大学的学习生活,除了增长了我们有关国际法和欧盟法的相关知识,还提供了一个了解不同文化、探索不同国度的机会。此刻,身在故土的温暖与安心中回望,这一学期的经历给予了我前所未有的丰富体验。
汉堡海港的落日为游船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学生镀上金光,生命的朝气与文化的碰撞在海风中奏出一首轻快小调;波罗的海旁偶遇学习中文的一对老夫妻,作为对彼此文化的探索者,感受人生相逢的惊喜;和三五好友泛舟慕尼黑的阿尔卑斯湖上,远处的新天鹅堡在雾气中若隐若现,笑声却在山水间格外清亮;登顶柏林大教堂,俯瞰德国首都的城市风貌,沉静的马克思广场也在阳光下闪着温和的光芒;科隆大教堂的双塔成为天际线的深刻一笔,冰冷的钢架拱桥也因为挂满情人锁而被赋予“情人桥”的浪漫……德国的风貌与文化,就在这种行走中向我们徐徐展开,并愈发清晰。
利用假期的空闲,我们得以游览欧洲的其他国家,感受欧洲不同国度的独特气质。西班牙明媚的阳光孕育出了热情的人民,巴塞罗那海滩的晚风和粉色的日出构成一幅永不褪色的浪漫画卷;罗马的街头巷尾共同书写着文明古国灿烂的历史,佛罗伦萨的雕塑镌刻着文艺复兴的自由与哲思;瑞士的湖光山色让人感叹大自然的壮美与绮丽,马特洪峰的滑雪者又展现着人类对自然的探索与挑战;漫步卢浮宫,驻足曾在教科书上看过的作品前的那一刻,时光骤然坍缩,才恍然惊觉来到了年少时憧憬的远方……于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我眼前具象化了一遍又一遍。

西班牙巴塞罗那的粉色日出
图文:高雪晴 2023级双硕士
封面制作:张文伊 2024级双硕士
助理编辑:杨帅 2023级双硕士、邹悦葵 2024级双硕士
责任编辑:马安娜 李爽
往期推荐:
2023级赴欧行记 | 01 王炜然:欧洲之行——从“小堡”到“小博”
2023级赴欧行记 | 02 韩中远:当时明月在
2023级赴欧行记 | 03 张玉馨:法律与文化的探索之旅
2023级赴欧行记 | 04 周雨露:流光溯影——欧洲留学札记
2023级赴欧行记 | 05 杨宽:跨越国界,邂逅知与行——一场法学与人生的欧洲漫游
2023级赴欧行记 | 06 李思远:跨越易北河的法学求索
2023级赴欧行记 | 07 王梓欢:从一个家到另一个“家”
2023级赴欧行记 | 08 王若楠:与松鼠同行的石板路:汉堡留学的温度记忆
2023级赴欧行记 | 09 李宜霖:在金色秋天遇见汉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