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2025年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中国法国际学生夏令营法律与文化讲座第二讲在昌平校区明法楼306教室举行。本场讲座以“中国法律文化与传统”为主题,由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涉外法治学院院长李居迁教授主讲。

讲座伊始,李居迁以“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法律史?”这一深刻问题开启讨论。他指出,法律不是凭空产生的制度设计,而是民族历史与文化传统长期交融的智慧结晶。中国传统法律体系自夏朝开始,历经秦汉律、唐律、宋刑统、元律、明律、清律,形成了庞大而独特的法系。李居迁还播放了一段动态地图演示,生动展示了自夏朝以来中国疆域的历史变迁,引发了国际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
尽管世界一直在变化,但法律作为规范人与社会关系的工具,需要在变化中追寻确定性。通过讲述法律与历史的内在联系,李居迁引导国际学生理解中国法律制度为何具有“德礼合一、法理交融”的特色,尤其是儒家强调的道德教化与法家注重的秩序权威,其在不同历史阶段互为补充,深刻塑造了中国法治传统的精神底色。
在交流环节,国际学生积极提出“礼如何影响法律,以及法律如何影响礼”“法律的基础价值”等问题。李居迁通过案例和小故事深入浅出地对问题进行了逐一回答,帮助国际学生理解中国传统法律体系的底层逻辑与价值。

本场讲座不仅让国际学生认识到中国传统法律体系的悠久历史,也启发他们从更深层次理解法律与文化、历史之间的紧密联系。学生也期待在后续的夏令营活动中进一步探索中国法律制度的独特魅力。

文字:张樱 2023级双硕士
图片:康丹 2024级双硕士
责任编辑:吴素跃
往期推荐:
2025年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中国法国际学生夏令营顺利开营
探源中国法治之道,共话文明互鉴之光——2025年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中国法国际学生夏令营法律与文化讲座第一讲顺利举行
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中国法国际学生夏令营组织国际学生赴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