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与活动 - 新闻通讯 - 正文

2025年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中国法国际学生夏令营顺利开营


6月30日下午,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中国法国际学生夏令营开营仪式在昌平校区国际交流中心四层第一会议室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24名国际学生齐聚一堂,开启为期 12 天的中国法律与文化研习之旅。本次夏令营由中国政法大学主办,中欧法学院承办,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协办。中欧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何欣、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项目科科长张雨晨、中欧法学院教务办公室主任马安娜以及学院教工出席开营仪式。开营仪式由中欧法学院“英文讲授中国法”项目主管魏一璇主持。

开营致辞:共筑中外法律交流之桥

何欣代表中欧法学院对国际学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她介绍了中欧法学院的发展历程和办学情况。她希望同学们能在此次夏令营中学有所获,积极体验中华文明的厚重底蕴,领略当代中国的蓬勃发展。她鼓励同学们成为中外友谊的传承者,将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带回自己的国家,向世界讲述真实、全面的中国故事,并在未来把中国作为学术和职业发展的新起点。


营员心声:开启双向赋能学术之旅

来自德国不来梅大学的营员代表Vincent-Carlos Barduhn分享了自己对中国法学习的热情和憧憬。他提到,自己曾在中欧法律交流合作中接触到中方代表团,由此对中国法律制度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浓厚兴趣。他提到,除系统研习中国法课程外,尤其期待与中国法律实务工作者展开深度对话,借此深入洞悉中国法治的实践运作逻辑。与此同时,他亦非常愿意为中国学生介绍欧洲法律和社会制度,并欢迎中国学生赴欧交流,实现中欧法律文化的互学互鉴。


精心安排:构建多元学习体验场景

马安娜就夏令营日程进行详细说明,本次夏令营精心设计 “三位一体”课程体系,助力国际学生系统研习中国法律、深入感受中华文化底蕴。在专业学习模块,涵盖“中国法律体系概览”“中国法律文化与传统”“中国宪法”以及“中国的许可市场准入监管:法律与经济学分析”等核心课程;在实务探访环节,将组织参访中伦律师事务所、小米集团、北京仲裁委员会等不同类型法律实务机构;文化体验部分则包括居庸关长城夜游、丝绸工艺体验、颐和园文化游览,以及中国考古博物馆与中国工艺美术馆参观等特色活动。此外,马安娜就北京学习生活的注意事项向同学们做出温馨提示。


校园初览:触摸法大历史文化脉络

开营仪式结束后,同学们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参观了昌平校区。志愿者在拓荒牛雕塑前,为同学们讲述开拓进取的法大精神;在中欧法学院教学楼前,阐释学院的办学特色与办学宗旨;在钱端升先生雕像前,介绍先生对新中国法治建设的卓越贡献;在法渊阁图书馆内,展示馆内丰富的法学藏书与数字化资源,并分享獬豸明辨是非的神话故事。此次校园参观活动让国际学生在移步换景间感受法大的文化底蕴与中国法治发展的璀璨历程。


本次夏令营旨在通过法律文化深度体验与互动交流,增进中欧学生间的跨文化理解,推动法学教育合作,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法学人才。在接下来的两周里,营员们将通过课程研讨、实务学习、文化体验等多元形式,全方位感知中国法治建设成就与传统文化魅力,为未来投身国际法律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文字:江沁雯 2024级双硕士

图片:中欧法学院

助理编辑:伍晓晨 2023级双硕士

责任编辑:陈颖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