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青年就业服务效能,进一步做好研究生就业工作,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加强就业积极性、提高就业能力,中欧法学院开展春季学期促就业系列活动。3月8日,2025届毕业生第三次毕业就业动员会暨第49期“职业之路·精彩起航”讲座在线上召开。中方联席院长兼党委书记刘飞、学院教务办公室吴素跃及辅导员李爽参加动员会,会议由学生事务与就业办公室魏一璇主持。本次讲座邀请了2021级校友王必佳、黄丽娴作为嘉宾进行分享。

本次动员会暨讲座分为四个环节:院长寄语、学位授予与毕业申请工作讲解、春招政策解读与就业指导、“春天里的求职故事”分享。
刘飞十分关心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并为毕业生同学们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注重身心健康。越是就业关键时期,越要注重压力释放和身心调节。二、保持积极心态。工作确定或早或晚,应当有“笑看风云”的乐观精神。三、树立底线意识。一方面,要高度注意论文的形式要求,切勿因小失大;另一方面,要注意择业步骤,尽量先有保底工作,才能在择业时底气更足。
吴素跃对毕业生学位授予及毕业申请相关工作进行了细致地讲解,提醒毕业生:其一,毕业生需确保论文查重率等关键指标符合标准,同时预留充分的时间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或其他突发状况。其二,提交纸质材料时,务必附上导师签署的意见,并严格按照学校既定的论文格式规范进行装订,以确保材料的规范性与完整性。其三,本次提交的论文将依次经历查重、评阅以及答辩三个重要环节,毕业生应持续关注后续公布的答辩时间及相关具体安排,提前做好充分准备。
魏一璇对本次春招政策进行耐心解读,并提供了专业的就业指导。在春招政策解读方面,她为同学们讲述了当下的就业现状和“春招”的重要性,关注多元渠道,充分把握“春招”机会;在就业指导方面,魏一璇通过系统模拟操作的方式展示了“毕业去向”信息填报的流程,并介绍了学院个性化的就业服务政策,包括“就业服务室”、“简历制作指导”、“面试指导”、“春招就业信息收集小组”等。
中欧法学院2021级校友王必佳、黄丽娴对她们在“春天里的求职故事”进行了分享。
王必佳通过自身的企业求职经历建议毕业生们:一、勇于调转车头。当发现当下的求职赛道不适合自己的时候,要及时调整策略,降低沉没成本;求职方向不必局限于纯法律方向,可以多加留意平台较好的国企及交易所的纪检、人力资源、行政、综合岗等方向。二、习惯日月兼程。许多面试、考试等往往在时间上相近,但地点上相距较远,要合理安排时间,并做好多地游走的准备。三、树立长板意识。不同的择业赛道对求职者的要求不尽相同,要在充分认识好自身长短板的前提下扬长避短,从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

王必佳 校友
黄丽娴结合自己在律所实习等经历建议毕业生们:一、利用多方资源。在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上,必须充分利用好校友、家庭等资源寻求求职机会。二、选择优势平台。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往往影响了日后工作的高度,要尽可能选择对自己成长更有利的平台。三、做好长期规划。在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中,长期从事同一份工作并不现实,因此要做好长远的工作规划,才能让自己保持较高的市场竞争力。

黄丽娴 校友
李爽对校友们幽默且精彩的分享表示感谢,并结合经验建议毕业生们:一、扭转学生思维。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招聘单位立场成熟看待就业问题,摆脱单一化评价体系的学生思维。二、保持豁达心态。在任何时候,既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专注精神,也要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豁达心态,把择业作为一次珍贵的人生旅程。三、用好学院资源。要关注好学院提供的就业政策,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积极向学院老师寻求帮助。
在春意盎然的北京,中欧法学院的毕业生们将以更为自信的姿态,书写一段新的“春天的求职故事”!
文字:张翼 2022级双硕士
图片:王必佳 黄丽娴 2021级双硕士
封面:李建云 2023级双硕士
助理编辑:贾梦欣 2024级双硕士
海报制作/责任编辑:李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