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欧杯”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 - 正文

第三届“中欧杯”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初赛评委阵容(第7号公告)

第三届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杯”全国法科学生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复赛晋级名单已于2025年5月6日公布。本阶段赛事,组委会邀请25名中外专家对初赛视频进行评审。评委来自中外的高校和实务部门,包括中伦律师事务所在内的从事涉外业务的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国际仲裁机构仲裁员、国际调解中心调解员、高校教师等,覆盖国际商事仲裁、跨境合规、公司法等实务领域。评委的国际化背景突出,多位评委具有海内外一流高校学习背景,熟悉国际法;部分评委兼具法律与经济学、金融学的跨领域经验。初赛评委团队通过多元背景和实务经验,为赛事提供了兼具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的评价体系,服务国家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战略。

评委阵容

(排名不分先后)

戴雯,中伦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国际商事仲裁方向法学硕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学士。戴律师代表客户处理在境内外多地的商事仲裁案件、投资仲裁案件以及在中国大陆的诉讼案件。戴律师是英国皇家特许仲裁员协会会员以及贸仲、港仲、上海国际仲裁中心、深圳国际仲裁中心以及俄罗斯仲裁中心等多家境内外仲裁机构的仲裁员。

蒋宣,中伦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学硕士、德国汉堡大学欧洲-国际法学硕士。蒋律师擅长处理公司控制权争夺、跨境公司类纠纷,亦协助大量中国企业应对多边开发银行(MDB)、外国司法机构的合规调查、禁令制裁,成功帮助多家企业避免/减轻禁令制裁、通过合规体系建设实现制裁解禁。蒋律师是北京市律师协会一带一路专委会副秘书长/涉外律师人才库律师,新加坡国际调解中心调解员。

李雷,中伦律师事务所顾问,纽约大学公司法硕士、伦敦大学金融法硕士、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学士,具有中国律师资格及美国纽约州律师执业资格。李律师执业领域包括跨境和境内并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设立和运营及资本市场等。李律师在纽约和北京顶级美国和中国律所执业多年,处理过众多被媒体广泛报道的并购及投资等项目,涉及的行业主要包括科技、医疗医药、能源和新消费领域等。李律师还曾任知名私募股权并购基金总法律顾问,全面负责并购基金的募投管退的法律及合规事务,期间主导过数十起并购投资及募集项目,其中不少项目产生重要市场影响。

唐梦沅,中伦律师事务所区域合伙人,范德堡大学法学硕士、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学士。唐律师长期为境内与境外机构涉及的金融监管、反洗钱合规与监管检查、反电诈、制裁与反制裁、内外部调查、业务和产品架构设计、投资并购、境内外追索、政府监管等业务提供法律服务,有丰富的实务经验。唐律师参与编制了《中小企业合规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适用指南》《可持续供应链风险识别与管理》等标准文件,参与部分法律法规的讨论与意见反馈工作,其为北京市律师协会银行金融委员会委员并具有多项专门资质与兼职任职经历。

殷星,中伦律师事务所区域合伙人,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法学硕士、北京大学法律硕士,具有中国律师资格及美国纽约州律师执业资格。殷律师在并购、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和境内外资本市场领域有十余年经验,曾代表跨国公司、大型国企和民营企业、投资机构等在生命科学、电信、半导体、自动驾驶、航空、新能源汽车、时尚、电影等行业进行大量投资。此外,殷律师在娱乐法行业也有丰富的交易经验,包括为中外电影电视剧合拍、运动赛事、电竞赛事、主题公园和娱乐行业投资相关交易提供法律服务。

李谦,广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中国政法大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硕士、德国汉堡大学欧洲-国际法学硕士,专职从事民商事诉讼,具有十年以上执业经验。加入广悦律师事务所之前,曾担任北京市天同 (深圳) 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律师对民商事案件有极强的研究能力,善于梳理复杂事实,能准确把握案件争议焦点,庭审表达能力突出,曾参与代理过多起重大、疑难民商事诉讼案件,审级涵盖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及中级人民法院,涉及一审、二审、再审、检察监督及执行监督等各类程序,在传统金融业务争议解决及涉信托、资产管理、私募基金等投融资争议、公司股权纠纷等领域尤为擅长。

李瑞峰,北京市环球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学硕士、德国汉堡大学欧洲-国际法学硕士。主要执业领域包括私募股权与风险投资、公司并购、外商直接投资及一般公司事务等,涉及人工智能、互联网、新科技、大数据、生物医药、文化娱乐和体育、消费与零售、教育培训、金融等多个行业,并为多家公司提供常年法律服务,协助处理其日常经营涉及的法律问题、员工期权计划的设立实施等。

马少杰,百宸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德国汉堡大学法学硕士,执业领域主要为证券及资本市场、私募股权投融资、并购重组及公司业务,法律服务涉及行业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装备制造、无人飞行器、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基础化工、民办教育等。

夏彦,汉坤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硕士、德国汉堡大学欧洲-国际法学硕士。夏律师在跨境投资并购和资本市场领域有深度法律服务经验,曾入选深圳市涉外律师领军人才库,并多次荣获ALB、Legalband等知名媒体奖项。夏律师目前亦担任新加坡国际调解中心专家调解员,从事国际贸易调解工作。

张婷,北京市道可特律师事务所国际业务部主任,北京大学学士、清华大学天普项目(美国法)法学硕士、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博士,剑桥大学访问学者,拥有中国大陆、香港、美国加州以及英国律师从业(MCT通过)资格。张律师具有财务和法律双重背景,擅长处理境内外争议解决、海外上市、国际并购与国际工程、公司治理家族办公室等商事法律业务,入选司法部及北京市律师协会涉外律师人才库,ALB客户首选律师,商法A-list精英律师。

朱碧云,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学士、香港中文大学法律博士。专注于网络安全和数据合规、数字经济、企业出海、外商投资和跨境交易等执业领域,长期服务全球TMT行业和新兴市场的国内外客户,在联动境内外服务、项目落地、实施兼具商业和法律可行性方案、专项事件应对等方面积累了多元和丰富的实务经验。

白德(Balduin Benesch),中国政法大学中德法学院德方副院长。他在柏林洪堡大学完成了第一次司法考试,并取得了柏林洪堡大学与上海同济大学的国际法学双硕士学位。职业生涯中,他曾就职于德国乌尔姆地方法院。他还曾任职于慕尼黑Taylor Wessing律师事务所的中国事务部与北京德国中心。在学术研究领域,他曾任教于乌尔姆大学,教授法律课程(至2024年),并在北京大学获得心理学硕士学位。

范璐晶,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讲师、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曾任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助理,山东大学文学和法学双学士、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非法学)、山东大学法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经济法、国际知识产权法和体育法。

John Paul Grima,清华大学语言教学中心讲师。曾在澳大利亚总理议会秘书办公室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北京办事处工作,研究领域为移民法和尽职调查流程。在清华大学国际事务办公室工作期间,作为高级政策分析师参与清华大学旗舰夏季课程“Experiencing China”(2017-2019年)和“清华大学全球暑期学校”(2020-2021年)。

李硕,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学硕士、德国汉堡大学欧洲-国际法学硕士。讲授海洋法(全英)、国际商事诉讼与仲裁、国际经济法(全英)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法、经济法、海洋法。

刘冰玉,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际公法研究所副所长。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学硕士、德国汉堡大学欧洲-国际法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国际环境法、国际环境法与国际投资贸易法交叉领域。曾在联合国环境署条法司、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条法司、海牙国际法学院研究中心等部门机构从事研究工作。

刘绍宇,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华东政法大学管理学学士、中国政法大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硕士、德国汉堡大学欧洲-国际法学硕士、中国政法大学与慕尼黑大学联合培养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学博士后。在《法学》《华东政法大学学报》《行政法学研究》和《财经法学》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在《中德法学论坛》发表译文一篇,获省部级领导批示多项。研究方向包括行政法学、行政诉讼法学和数字法学。

Clemens Richter,德国莱比锡大学法学博士。先后任莱比锡大学研究员,汉堡大学高级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欧方执行院长,中国政法大学中德法学院德方副院长,目前担任浙大城市学院怀卡托大学联合学院执行副院长。

石家慧,四川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学士、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学硕士、德国汉堡大学欧洲-国际法学硕士、德国科隆大学法学博士。德国弗莱堡马普外国刑法与国际刑法研究所访问学者。四川省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四川省法学会律师法学研究会理事,四川省实证法学与智慧法治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德刑法学者联合会(CDSV)成员,德国比勒菲尔德大学跨学科研究中心(ZiF)成员,欧洲犯罪学协会成员。

孙宝玲,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讲师、研究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学硕士、德国汉堡大学欧洲-国际法学硕士。讲授《比较公司法》《商法学》《证券法研究》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司法、证券法、破产法等。

谭渝丹,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助理研究员。荷兰莱顿大学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硕士、德国汉堡大学欧洲-国际法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国际刑法、国际人道法。多次担任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比赛中英文赛法官、大学生人道问题辩论赛评委。

Alexis Vahlas,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公法副教授,同时担任欧洲安全、稳定化与国际干预硕士文凭项目(SESII)主任。他还是法国国立公共事务学院的研究主任兼讲师,负责为外国外交官授课。在获得巴黎第二大学国际法博士学位后,长期致力于研究文明联盟与冲突后地区稳定化议题,其足迹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及多个危机地区,包括苏丹、加沙、伊拉克、科索沃和克里米亚。作为实务专家,他曾于2018至2021年担任欧盟巴勒斯坦被占领土民事使团首席政治顾问,2006至2010年任北约那不勒斯联合部队司令部首席政治顾问,处理巴尔干、伊拉克、索马里及地中海地区危机。他还深度参与欧盟结对项目、欧安组织选举观察团及欧洲委员会政治学院等多项国际事务。

武谦,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讲师。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学硕士、德国汉堡大学欧洲-国际法学硕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和经济学双学士,英国利兹大学和新加坡管理大学访问学者,讲授《法律英语》《经济法》《市场规制法》等课程。

杨帆,法学博士,厦门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厦门大学网络空间国际法研究中心副主任、厦门大学国际法教研室副主任。担任“国际法适用于网络空间中欧专家工作组”(EWG-IL)中方协调人和专家,以及“军事领域负责任人工智能全球委员会”(GC REAIM)专家咨询组专家。主要研究领域是网络空间国际法、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数据法,发表中英文论文和智库报告2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10余项课题,多篇咨政报告获得有关部委采纳。

Monty Silley,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欧方执行院长。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学士、凯斯西储大学JD,汉堡大学法学硕士、博洛尼亚大学法学硕士、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法学硕士。曾在多所高校任教。拥有美国纽约州律师协会的律师资格,加拿大法律协会联合会的资格,并且是一名经过认证的调解员。

图文:各位评委

图片排版/助理编辑: 贾梦欣 2024级双硕士

责任编辑:马安娜 李晓露

往期推荐:

第三届“中欧杯”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第1号公告

第三届“中欧杯”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第2号公告

第三届“中欧杯”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第3号公告

第三届“中欧杯”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第4号公告

第三届“中欧杯”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第5号公告

第三届“中欧杯”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第6号公告

“中欧杯”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