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与活动 - 新闻通讯 - 正文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官微】“中欧公法论坛”第五期“中国行政法理论的困境与变革”顺利举行

2024年3月23日上午,由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中欧法学院联合主办,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行政法研究所承办的“中欧公法论坛”第五期“中国行政法理论的困境与变革”在昌平校区国际交流中心第一会议室顺利举行。


本次论坛的主讲嘉宾是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的章剑生教授。参与本次论坛的嘉宾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蒋红珍教授、复旦大学法学院杜仪方教授、华东政法大学陈越峰教授以及来自中国政法大学的赵鹏教授、张力教授、胡斌副教授、张冬阳讲师等专家学者。此外,还有来自我校的数十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参与了本次论坛。


论坛由行政法研究所所长成协中教授主持。成协中教授向莅临本次论坛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和感谢,指出当前中国行政法理论研究面临着困境,为了更好地开展学术交流和研讨,特邀请各位专家学者齐聚法大。


论坛首先由章剑生教授主讲发言。章剑生教授从两个方面讲述了中国行政法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首先,章剑生教授认为当前中国行政法的理论体系是一种混合式体系,并梳理了行政法教科书中的体系演变。接着,章剑生教授从行政实践出发,对混合式理论体系存在的困境进行梳理,并提出中国行政法理论研究如何应对这些困境的问题。

成协中教授认为,章剑生教授从内部视角和外部视角对行政法进行了观察,对观察行政法下法律体系在整个权利运作中的地位提供了非常好的视角。


在与谈阶段,蒋红珍教授提出,事实和规范的两分需要重新综合性地去讨论,目前制度性建构受到外部压力的巨大牵引力作用,政府的目标过多,虽然不同职能部门的权限存在边界,但是检察机关对行政机关的介入更多是偶然性的,而从当前学理体系出发却难以对现存问题得出精确的答案。


杜仪方教授从中国式现代化出发,讨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法问题以及在现代化过程中行政法出现的困境。杜仪方教授认为在当前强调纠纷解决以及严格审查行政行为合法性的背景下,教学和现实之间存在很强的割裂度,需要做出回应。


陈越峰教授认为,章剑生教授的报告提供了许多值得研究的对象和角度,当前中国行政法理论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稳定的体系,未来的研究需要考量风险控制以及经济发展,需要观察政治体制、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等多个层面,而新研究工具的不断出现也会对研究者形成挑战。


赵鹏教授从宏观维度考虑国家和社会、法律和政治之间的关系,认为中国行政法承载着比其他国家行政法更多的使命,中国法律承载了很多伦理功能。当前行政法的问题不仅是法律适用的问题,也有对法律背后承载伦理的质疑。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现代和传统存在一定的冲突,未来需要形成一个新的理性思路植入到治理系统之中。


张力教授对中国行政法基础理论研究的历史进行了回顾,认为社会和经济的系统在从国家系统中分解出来后,如今又面临着重新统合的局面,这是当前行政法基础理论研究的背景,在这种背景下,思考的核心在于今天行政法需要真正回应的法的逻辑是什么。


胡斌副教授认为章剑生教授提出了一个重大的使命即面向行政实践的行政法,行政实践中存在各式各样的改革和措施,需要一个有效的解释工具,这是一个重要的命题,需要学界的继续努力。


张冬阳讲师认为当前研究更多把重点放在为行政机关出谋划策,未来可以尝试向诉讼方面倾斜,为案例研习课程提供更好的支撑。

在论坛最后,成协中教授进行了总结,感谢了章剑生教授提供了观察行政法实践以及在理论层面如何思考这些问题的素材,指出这些素材给参会嘉宾尤其是年轻学者提供了新的研究目标,并希望未来研究能够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和方案。

“中欧公法论坛”第五期活动在老师和同学们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本文转自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文章来源:“中欧公法论坛”第五期“中国行政法理论的困境与变革”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