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为帮助2021级新生迅速适应未来的学习生活并作出相应的合理规划,中欧法学院举办了“2021级双硕士培养方案解读会”。会上,马安娜老师与吴素跃老师分别从“高端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国家战略需求以及回应路径”、“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情况”、“2021级双硕士培养方案”、“学习常见问题及提醒”四个方面做出了介绍和讲解。

首先,马安娜老师谈及,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我国要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建设通晓国际法律规则、善于处理涉外法律事务的法治人才队伍。而目前我国此类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化意识的法律人才较为短缺。因此,培养一大批高端涉外法治人才已成为我国法学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之下,马老师详细介绍了中欧法学院的中外合作办学路径和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情况。马老师介绍到,作为迄今为止唯一一个获得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的法学院,中欧法学院致力于做涉外法治人才的“蓄水池”,培养通晓中国、欧盟法律,能以中、英文为工作语言,具有国际视野的法律人才。中欧法学院的培养方案,旨在帮助同学们学习专业知识与法律英语,并提升国际视野与跨文化交往能力。

接着,马老师对2021级双硕士培养方案进行了解读。她指出,中欧法学院的双硕士培养方案主要有六个特点:第一,夯实法学功底,培养宽基础、通用型、应用型法律人才。中欧法学院七个专业的课程互为其他专业的选修课,使同学们有机会打通专业分割,培养通才素质,掌握比较全面的法律职业技能。第二,英语和法学课程高度融合。2021级培养方案进一步优化,研一的英文课程将在现有的基础之上,增加到全部课程的三分之一。第三,涉外授课方式的创新性。欧洲—国际法学硕士课程采用大班讲授课与小班辅导课相结合的授课形式,可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并深化法律英语听说读写的训练。第四,重视涉外实践能力培养。2021级在原有“涉外律师事务”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法律推理和论证”、“谈判与合同起草”两门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涉外法律实务能力。第五,重视国际视野、国际法律职业能力的培养。除课程外,中欧法学院还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涉外法律实务人员以讲座、研讨、模拟法庭等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第六,坚持推进学生的国际交流、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从2021级开始,双硕士第二年将全年在德国汉堡大学法学院修读欧洲-国际法学硕士课程。

最后,吴素跃老师对同学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常见问题作出了回答和提醒。开始,吴老师对师生互选的流程进行了介绍,并在导师选择的问题上给同学们提出了建议。吴老师还强调,同学们平时要积极与导师沟通,主动向导师请教。随后,吴老师对中国法课程与考试的安排以及选课流程进行了详细解释。此外,吴老师还提醒同学们在撰写中国法论文时,要做好计划和安排,尽早完成论文,给导师留出充足的时间进行论文的阅读和修改意见反馈。

至此,本次解读会圆满结束。通过本次解读会,同学们深入了解了中欧法学院的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并对未来三年的学习安排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思考。
供图:王必佳 中欧法学院2021级双硕士
撰稿:王必佳 中欧法学院2021级双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