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与活动 - 新闻通讯 - 正文

北京选修课涉外法律实务前沿讲座第五讲——欧洲并购环境及跨境并购中的法律问题

 2021年5月20日,中欧法学院北京选修课涉外法律实务前沿讲座第五讲成功举办。此次讲座由来自西班牙乌利亚律师事务所(Uría Menéndez)的华人律师周雨石与他的团队成员Rodrigo López Checa,Miguel Reina Hemando担任主讲人,中欧法学院欧方执行院长Monty Silley担任主持人。讲座主题为欧洲的并购环境及跨境并购中的基本法律问题。中欧法学院合伙人办公室Griselda Qosja亦出席本次讲座。

在讲座的开始,周律师简单介绍了乌利亚律所的发展历程以及该所北京办公室成立时的基本情况。关于选择并购作为讲座的主题的原因,周律师谈到,与税法、劳动法领域的业务等法律不同,并购领域存在一套全球通用的规则,或可成为同学们开阔眼界、走向世界的一个窗口;另一方面,他也希望通过介绍并购业务和并购律师每天的工作,帮助同学们明确未来的职业选择。

随后,Miguel Reina Hemando先生和Rodrigo López Checa先生作为报告人,分别就欧洲的并购环境、并购的方式、流程以及相关基本概念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从他们的报告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第一,欧洲对投资、并购持有开放的态度,除了一些特别的情况和时期,当地一般不会对资本流通进行管控;第二,并购的流程复杂,通常包括安排税收结构(tax structure)、签署初步文件(保密协议NDA、意向书LOI和合作备忘录MOU)、进行尽职调查(due diligence)、谈判和签约(negotiation and signing of contracts)、提交反垄断申报(antitrust filing)和交割(closing)。第三,并购涉及许多专业的概念,包括锁箱机制(locked box)和(交割后)价格调整机制(Price Adjustment)、盈利能力支付计划(Earn outs)、单方中止协议费用(break-up fee)等等。

结束基本概念的讲解后,周律师总结了中国投资者在跨境投资中可能遇到的一些挑战,包括中国的外汇管制政策、中国的审批程序、翻译问题等等。而谈到中国投资者们的担忧,周律师提到了以下几点:歧视、对目标地缺乏了解、期望和实践的差异,政府干预,文化差异。其中,周律师通过几组生动的图片,对中西方文化差异做了细致的说明。他强调,文化差异可能对沟通产生不良的影响,如果要从事涉外业务,了解不同的文化实属必要。

讲座的最后,周律师回忆起疫情出现前,在乌利亚律师事务所北京办公室与中欧同学见面的日子。他表达了对疫情早日结束的期盼,并期待着与同学们线下再相会。


撰稿:程毹涵(中欧法学院2020级双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