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与活动 - 新闻通讯 - 正文

北京选修课涉外法律实务前沿讲座第四讲——三思而后行——如何避免中欧跨境交易中的知识产权争议

2021年5月13日,中欧法学院北京选修课涉外法律实务前沿讲座第四讲成功举办。本次讲座围绕“三思而后行——如何避免中欧跨境交易中的知识产权争议”主题展开。讲座邀请了Nick Beckett先生主讲,由中欧法学院欧方执行院长Monty Silley主持。

Beckett先生是英国CMS金马伦麦坚拿律师事务所北京代表处的管理合伙人和香港代表处的常务董事,同时出任CMS生命科学及医疗保健业务全球联合主管以及亚太地区知识产权业务主管。

本次讲座的主要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知识产权尽职调查,介绍了知识产权尽职调查在交易中的角色和作用,确定知识产权尽职调查广度和深度的关键因素,以及评估数据的范围和对排他性的审查等内容。第二个部分围绕自由实施(FTO)分析展开,介绍了其重要性、开展时间、实施步骤以及应对侵权风险的对策等内容。

Beckett先生首先引导大家回顾了知识产权的概念和内涵,指出当知识产权属于交易的重要内容时,就需要进行对知识产权的尽职调查。关于知识产权尽职调查,Beckett 先生谈到了确定尽职调查广度和深度的关键因素。尽职调查的初始范围应当基于现有预算、计划周期、报告频率以及知识产权对于此次交易重要性等因素综合考虑。并且,核心产品和具体发行地域应列入思考范围,初始调查要着眼于核心科技所指向的专利。此外,Beckett 先生与同学们探讨了在知识产权尽职调查的过程中应当注意评估数据范围的问题,并向同学们阐明了权利的排他性丧失的具体审查内容,审查对象包括已经登记的权利、未登记的权利和通过其它方式保护的权利。

第二个部分是自由实施(FTO)分析,FTO分析的目的是通过排查来避免专利侵权风险。应当在进行包含专利的交易前实施FTO分析,否则公司可能会面临被诉高额赔偿和被法院判处强制执行禁令等风险。Beckett 先生指出应当在市场发生变化、法律法规变更、自身或者竞争者的商业发展出现变化等重要的时间节点进行FTO分析。接着,Beckett 先生围绕如何做好分析调查工作,详细介绍了制定方案、资料检索、分析路径、报告内容和后期执行与回顾等步骤,并提醒同学们注意资金、人员、保密要求和文件资料等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限制。最后,关于FTO分析中发现的潜在侵权风险, Beckett 先生向同学们列举了多个可能采取的对策,包括寻求非侵权声明、从专利权人那里获得许可等。

在预留的提问环节中,同学们踊跃提问,就专利侵权如何判定、专利搜索分析过程的注意事项等问题进行探讨,Beckett先生在解答困惑之余也给大家留下了思考的空间。同时,Beckett先生邀请中欧法学院的同学申请实习,在实践中磨练处理复杂知识产权法律问题的技能。讲座在愉快的氛围中落下帷幕。


供稿:杨新月(中欧法学院2019级双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