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目的
凸显“学贯中西、具有国际视野的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纳入学分体系,促进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多元化;引入就业指导领域,开拓学生视野,拓宽就业渠道。
二、往期回顾
第一讲:2013年9月
活动主题:拓展国际视野 走向世界舞台——国际任职的经验分享

嘉宾简介:宋允孚
时任:原卫生部外事工作者协会会长、中国联合国协会会员
曾任:原卫生部外事司长、国际交流中心主任、理事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世界卫生组织资深外交官、伙伴关系与联合国改革协调员
18岁出国留学,后在美、法进修,获得联合国英、法文双语证书。有40年的外事经验,其中在国际组织任职14年。
主要内容:
1. 中国需要更多地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更多了解中国;
2. 联合国及相关国际组织的特点;
3. 怎样进入国际任职人员队伍,如何在其中立足,以及如何得到晋升。
第二讲:2013年10月
活动主题:法律教育与法律全球化

嘉宾简介:Michael MARTINEK(米夏埃尔-马廷内克)
德国萨尔州大学法律和经济学院教授、欧洲法研究所所长
主要内容:
1. 政府组织和管理的法学教育体制下所培养出的传统的法律人;
2. 当代民族国家的法律人;
3. 赞扬与批判;
4. 德国培养方式的再探索;
5. 博洛尼亚大论辩;
6. 首位全球法律人;
7. 全球法学家履历;
8. “作为世界法务经理”的全球法律人。
第三讲:2013年11月
活动主题:如何成为知识产权涉外律师

嘉宾简介:王正发
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主要内容:
1. 中国知识产权的立法历史及知识产权的概念与定义;
2. 如何成为知识产权涉外律师;
3. 做涉外知产律师的要求;
4. 职业伦理。
第四讲:2014年3月
活动主题:中国律师眼中的国际刑事法庭以及中国学生的参与

嘉宾简介:刘毅强
红色高棉特别法庭被害人代理律师、中国国际刑法青年学者联盟秘书长
曾任教柬埔寨金边皇家法律经济大学,教授国际法课程;曾于方达律师事务所、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国际刑事法院上诉分庭及红色高棉特别法庭的审判分庭开展工作和实习。
主要内容:
1. 红色高棉特别法庭(ECCC)的现状及其所面临的挑战;
2. 从被害人角度解读国际化进程的价值;
3. 关于国际法庭的本质价值的思考;
4. 如何通过实习了解并参与国际组织的工作。
第五讲:2014年3月
活动主题:与如何在跨国公司做一名卓有成效的法律顾问

嘉宾简介:梅虹
英国劳氏船级社(亚洲)法务总监
1991年获得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法学博士学位,随后五年中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法律与社会科学院担任研究员和兼职讲师。1996年进入法律实务行业,有多年律师从业经验。
主要内容:
1. 英国事务律师(solicitor)和出庭律师(barrister)的区别以及英国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资格取得的过程;
2. 公司法律顾问(in-house counselor)的工作心得;
3. 法律顾问的职业道德。
第六讲:2014年6月
活动主题:外交舞台上的法律人

嘉宾简介:陈士球
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联合国协会副会长、中国国际法学会理事、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
主要内容:
1. 法律在外交领域的重要性;
2. 结合外交代表的特权与豁免着重强调如果外交人员违反与权利相对应的义务时,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
3. 中国的外交历史。
第七讲:2014年10月
活动主题:WTO与国际贸易救济法律实践

嘉宾简介:杨晨
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管委会委员、高级合伙人
曾获首届北京市十佳青年律师,被“亚洲法律杂志ALB”评为中国十五佳律师新星。多次被“钱伯斯Chambers & Partners”评为“Global Leading Lawyer”,其带领的国际贸易救济团队也连续多年被评为“Band 1”。多次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外企业应对反倾销调查、反补贴调查、保障措施调查和WTO争端解决案件。
主要内容:
1. 涉外律师的职业规划与行业要求;
2. 代表中国政府、商协会和企业应诉国际贸易救济的经典案例。
第八讲:2014年12月
活动主题:我的三十年联合国生涯和联合国多边援助

嘉宾简介:徐书云
中国联合国协会常务理事、高级经济师
1966年毕业于外交学院,长期从事外交和联合国工作。先后担任联合国纽约总部亚太司司长、阿拉伯地区和欧洲司司长(D2级)等职务,期间还出任过联合国人口基金驻伊朗、孟加拉国和俄罗斯代表(大使级)。2006年退休后受联合国返聘到一些国家工作,并在中国计划生育协会任高级顾问4年。
主要内容:
1. 三十多年的联合国工作;
2. 国际援助的问题;
3. 中国人在联合国任职的情况。
第九讲:2016年4月
活动主题:做国际公务员——经验分享与案例分析

嘉宾简介:宋允孚
原卫生部外事司长、国际交流中心主任、理事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世界卫生组织资深外交官、伙伴关系与联合国改革协调员
18岁出国留学,后在美、法进修,获得联合国英、法文双语证书。有40年的外事经验,其中在国际组织任职14年。
主要内容:
1. 为何现在探讨这个问题;
2. 什么是国际公务员;
3. 复合型国际人才的基本素质;
4. 怎样进得去、站得稳、升得快。
第十讲:2017年5月
活动主题:作为一名联合国维和警察

嘉宾简介:Georg Fliege
德国联邦刑事警察局、德国驻北京大使馆联络官
主要内容:
1. The UN Police Division within the Department of Peacekeeping Operations;
2. The Standing Police Capacity;
3. UN Police in Peacekeeping missions, my experience;
4. Advice for students, which qualifications to acquire for a career in a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第十一讲:2018年3月
活动主题:新时代背景下涉外法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嘉宾简介:张法连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律英语教学与测试研究会会长
主要内容:
1. 涉外法律工作发展的时代背景;
2. 当前涉外法律行业的发展现状;
3. 学好法律英语的几点建议。
第十二讲:2018年10月
活动主题:如何成长为一名国际律师

嘉宾简介:黄群
德国泰乐信律师事务所(Taylor Wessing)中资企业服务部负责人、德中经济联合会法兰克福地区副主席、德中法律工作者协会会员
主要内容:
1. 律师需要具备的自身修养和基本素质;
2. 商务与经济知识的重要性;
3. 创造USP (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顺应市场趋势,不断学习深造;
4. 与客户真诚相处,与同行合作共存。
5. 在国际律所中成长。
第十三讲:2020年11月
活动主题:做国际公务员——国际任职的经验分享

嘉宾简介:宋允孚
原卫生部外事司司长、国际交流中心主任、世界卫生组织前“联合国改革及伙伴关系规划”协调员
19岁留学摩洛哥,后在美国、法国进修,获联合国英、法文双语证书。有40年的外事经验,其中在国际组织任职14年。
主要内容:
1. 为何任职国际组织;
2. 何为国际公务员;
3. 怎样培养必备素质。
第十四讲:2020年12月
活动主题:改变的力量——如何做一名国际法律人

嘉宾简介:林根祥
北京市君祥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兼职教授、美中交流促进会执行会长
从事专职律师20余年,兼任国内多家大中型企业和涉外机构的常年法律顾问。成功代理了多起国内有影响的刑事、行政、房地产、知识产权、期货、证券回购大案。2000年入选《中国专家人名词典》第九卷。
主要内容:
林根祥律师将结合现身说法和案例分析谈自己如何从陌生领域一步一步进入涉外法律行业,鼓励学生突破固有思维,开阔就业视野,通过改变的力量,争做一名优秀的国际法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