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法和欧洲国际法的双硕士项目要求学生在第三学年实习。中欧法学院25岁研究生张群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获得了实习经验。
问:你在中国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都做什么?
答:我作为创新实习生,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新闻部工作了三个月。在此期间我的主要工作是协助策划执行联合国的创新项目,包括撰写概念书,审阅合同,组织会议等;我也参与到新闻部的日常工作中,如起草、校对新闻稿件及翻译等。
对这个职位而言,跳出框外思考以及将创新思维转化为行动都是必不可少的能力。当然,熟练的英语也是很重要的。
最有趣的部分莫过于能尝试法律领域外的新东西。法律学生常常会在律所或者其他法律相关领域实习。然而我认为就中国社会的发展需求而言,既需要推动本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也需要有更多的人才参与到国际组织中。以前,我在绿色江河组织做过志愿者,这是一个致力于环境保护的中国非政府组织。因此,我希望得到在国际组织的实践经验。
问:你在中欧法学院的学习为实习做好准备了吗?
答:在中欧法学院的学习对这个职位肯定大有助益。欧洲-国际法硕士项目大大提高了我的英语水平。来自欧洲大学的教授们都是以英语授课。如今,我可以将英语当作我的工作语言。而中欧法学院高强度的学习使我能很快的学习新东西,也训练了我的研究和分析能力。我受益于各种样式的课程,包括研讨会、讲座和小团体学习。中欧法学院的国际教室使我能在一个多元文化的环境工作,成为一名有效率的团队成员。
问:当你回顾在中欧法学院的时光,你的想法是什么?
答: 这里有太多美好的回忆,包括与Wintermuth、 Däubler、 Tajti、Messmann教授 以及与Costa-Cabral、 Cambien助理教授在教室度过的时光都是很美好的。他们的学识和人格魅力都极大地鼓舞了我。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欧洲的选修课,因为这是我第一次亲身体会到欧盟法律的运用。
不用说,在欧洲旅行也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问:你未来怎么打算?你已经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了吗?
答:其实还没有。但在中欧法学院受到的教育使我充满力量,面对各种可能性我充满信心并且乐于接受。作为一个热心公益的法律人,我希望职业生涯能同时涉足法律和社会公益领域。所以在毕业后我可能会选择进律所来增加工作经验,未来我希望可以为非政府组织工作。
撰稿:Ursula Zipperer
翻译:Li Lin/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