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生项目 - 模拟法庭 - 其他模拟法庭新闻 - 正文

中欧法学院FDI代表队B队在首届国际模拟投资仲裁深圳杯中获得一等奖

在首届国际模拟投资仲裁深圳杯中,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B队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这支队伍由Monty Silley教授担任指导老师,易晨担任学生教练,包括四位上场队员:贾姝娴、李笑聪、侯一璇、欧阳月莹以及六名资料检索队员:刘笑宇、普颖钰、邓昕、李蕊、吴林宏和赵昕。从八月的集结,到九月的磨练,再到十月的绽放,这支队伍不断成长,队员之间的情感也日渐紧密。

准备比赛的过程中,压力如影随形,但是乐趣也总是与他们不期而遇。最开始拿到赛题时,队员们对于投资仲裁一头雾水,不少队员甚至是第一次尝试模拟法庭竞赛。然而,知识的匮乏和经验的欠缺并没有打消他们探索的初心,反而成为了大家挑战自己的动力。在老师和教练的耐心指导下,队员们从最基础的教材入手,把概念掌握扎实,再一步一步逼近每一个争议点的核心。面对浩如烟海的文献、法规和判例,队员们深知“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不同的队员负责不同的争议点,有人研读仲裁裁决,有人搜集学说观点,有人将他们编排,进而形成自己的意见。由于疫情,前期的备赛只能在线上进行,然而队员们的资料总能如期提交,腾讯会议中的头脑风暴同线下一样热闹。回到校园,在面对面的交锋与演练中,队员们在提升技巧之余,更走入了彼此的内心,成为了互相信任的伙伴。

 

即便准备阶段刻苦卖力,奔赴战场时,队员们的心情依然无可避免地忐忑紧张。这个时候,随队的Silley老师成为了队员们坚实的依靠。平日里,Silley 老师是中欧法学院欧方的执行院长,常常忙于公务;但到了队员们准备比赛的宾馆,Silley老师化身运筹帷幄的教练,既能一针见血地点出队员们的努力方向,又能平易近人地缓和备赛的压力氛围。每场比赛之前,Monty老师都会和队员们打磨环节直至深夜,哪怕睡眼惺忪,依然不放过每一个可能出现纰漏的细节。赛场之上,Monty老师则会与队员们同甘共苦,认真记录每一个环节,在比赛结束后的一时间给出宝贵的反馈。赛后焦急等待结果时,Silley老师更是反复和我们强调他的“win-win”理念来疏解队员的焦虑:无论输赢,我们都会收获成长。就这样,队员们的水平非但没有受到紧张的比赛节奏的影响,反而越战越勇,最终摘得佳绩。

比赛结束,有人感动于学生或者师弟师妹的进步,有人感激于老师或者师兄师姐的栽培,有人陶醉于自己场上的高光时刻,有人遗憾于自己表现的暗淡瑕疵,有人收获了惺惺相惜的知己,有人找到了全新的兴趣和职业方向……但是,这支队伍的所有人有一个共识:成绩仅仅是阶段性的认可,模拟法庭山高路远,法学研习道阻且长。共同的感谢致以中欧法学院的平台,而共同的反省指向自身的局限与渺小。就让记忆留在这个热情的秋天,让理想从这里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