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友 - 校友访谈 - 正文

校友访谈之:Johannes Bescher——“我们公开谈论中国的法律制度”

巴黎法律硕士生、柏林法律国家考试生以及北京欧洲——国际法学硕士项目生――Johannes Bescher已经从多个角度谈论了欧洲法律。作为CMS Hasche Sigle律师事务所的高级助理,他为来自欧洲各地的客户提供法律服务。

你主要从事哪些方面的工作?

我主要提供关于房地产交易及建筑项目的法律服务。作为一名律师,我首先跟踪并处理大型国际建筑项目仲裁中的法律问题。例如,当某总承包商想要建造一座发电厂时,合同中通常会规定仲裁条款。也就是当发生争议时,当事人不得向州法院登记起诉,而是同意通过仲裁的方式解决争议。这时我们就可以针对仲裁提供相应的法律服务。我觉得最令人兴奋的是那些涉及来自不同国家客户的跨国案例――例如,我们曾为来自西班牙的客户在巴黎的仲裁提供了法律服务,该客户受瑞典企业委托基于普通法要在德国建一座发电厂。

除了提供仲裁法律服务,我工作的第二个重心是房地产交易业务。房地产交易双方一般都希望在较短时期内达成协议。律师事务所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通过与项目各参与方的良好协调,促成交易尽快达成。与大型建筑项目仲裁追求深化事实并提出令人信服的理由完全不同,促成房地产交易是一个更加动态的过程。两者可以很好的互补。

你在中欧法学院的学习对你现在的工作有哪些帮助么?

在准备中欧法学院的硕士论文时,我的论文主题并非来自写字台前的凭空想象,而是从一位中国执业律师的观点中提取出来的。我在CMS律所北京分所的一位朋友给了我一些提示,这也是我和CMS律师事务所在业务上的首次交流。硕士毕业后,我在CMS律所上海分所工作了四个月,我非常喜欢那里的工作环境,因此决定在回到德国后也在CMS律师事务所执业。

站在律师的角度来看,你还会重新选择在中欧法学院学习么?

在学术上,我不想错过“英文讲授中国法”课程,它是对硕士课程的很好补充。它更像论坛而不是传统课程。大多数教授是中国人,且具备欧美思维,可能是因为他们在美国学习和实践过。我们可以同这些教授非常兴奋的公开谈论中国社会和法律制度的特点。很多时候,我都因在课堂上可以如此公开的讨论这些问题而感到惊讶。

在2013/14学年法律硕士项目中只有三名学生来自欧洲,其他80多名同学都是中国人——这使得我们无法只是在外籍人士队伍中偏安一隅,而不得不沉浸在中国学生的世界中,这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此外,我有幸住进了中国学生的公寓。我们成天都在一起,因此我同他们建立了很好的联系。如今,我还会使用微信——中国版的WhatsApp同中国朋友们保持良好的私人接触。就在上周末,我还接待了一位来自北京的同学并向他很好的展示了柏林这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