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友 - 校友访谈 - 正文

校友专访:赵春蕾


Monika Prusinowska: 跟我们分享一下你目前在做什么吧,以及近几年你在国外的情况?

赵春蕾:2015年,我从中欧法学院毕业。之后,我在柬埔寨参加了为期3个月的Vis East能力建设项目,在当地两所大学担任Vis Moot的教练。(注:VIS Moot,全称威廉·维斯国际商事仲裁模拟仲裁庭比赛,Willem C. Vis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Moot Competition)自2016年年初以来,在Peter Van den Bossche教授和 Denise Prevost博士的指导下,我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过去的三年里,在做法律研究和撰写毕业论文的同时,我也参与了一些国际会议,与全世界的学者展示和分享了我的一些观点和想法。2017年,我作为访问学者,在卢森堡的马克斯·普朗克程序法研究所待了一年。2017年初,我在ICSID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实习,(ICSID,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是全球顶级的投资争端解决机构。我现在是海德堡马克斯·普朗克比较公法和国际法研究所的访问学者。

Monika Prusinowska:这些听起来都好棒!可以分享一下你在ICSID实习的具体细节吗?

赵春蕾:ICSID,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是致力于国际投资争端解决的全球顶级机构。ICSID成立于1966年,由《解决国家间和其他国家国民之间投资争端公约》(ICSID公约)设立。ICSID现有162个成员国,中国于1993年正式加入。ICSID是一个独立、非政治化的、有效的争端解决机构,在投资争端解决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它处理了世界上大多数的国际投资案例。在大多数国际投资条约以及众多投资法和投资合同中,各国已同意将ICSID作为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方案。举例来说,在ICSID中,已经存在中国作为国家或者涉及中国投资者的投资者-国家仲裁案例。我在ICSID的英语团队作实习生。我的工作可以分为四个方面: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法律检索,针对具体案件起草工作文件,参与具体项目(比如ICSID透明度项目),以及做一些行政工作,比如组织会议。

Monika Prusinowska:你的博士研究主题是什么?以及它与中国-欧盟的联系是什么?

赵春蕾:我的博士研究方向是:未来的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争端解决体系。中国和欧盟在2013年正式开始协商,至今为止,已经有21轮的协商。我的研究旨在探究这些未来的条约的争端解决机制,包括中国和欧盟的提案,潜在的棘手问题和适当的解决方案。我的分析是基于对双方(中国和欧盟)在其他国际投资条约和更广泛的国际经济争端解决领域的做法的研究。我也探讨了中国和欧盟在争端解决方面不同的法律文化特征,以便更好地理解双方通过这种机制试图保护的价值。中国-欧盟投资协定的缔结无疑将促进双方的投资流动,进一步加强经济联系,并可能成为更全面的经济协定的基础。

Monika Prusinowska谈一下中欧法学院是如何帮助你应对你现在正在处理的任务的?

赵春蕾:在中欧法学院的学习为我提供了必要的技能,比如英语能力,法律检索能力、法律分析能力和法律写作能力,以及抗压能力和处理紧张情绪的能力。这些能力对于我完成过去各种与工作相关的任务来说,是非常必要的。更重要的是,中欧法学院为我打开了世界的大门,让我看到了更多的机会。中国和外国教授,中国法以及欧盟和国际法的学习,赴欧参加选修课,以及参加国际模拟法庭竞赛,这些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与此同时,在中欧法学院我结识了很多优秀的小伙伴。在我三年的求学生涯中,我遇见了很多奋发向上的同学,他们不仅仅成为了我的终生挚友,更是激励我达成目标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