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我院学生陈泽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法大重要讲话征文获一等奖

2017年9月,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工作办公室组织2017级研究生新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我校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并开展征文比赛活动。中欧法学院2017级硕士生陈泽杰撰写的《彼时当年少,莫负好时光——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政法大学讲话有感》获得征文比赛一等奖。现将此文转载至中欧法学院网站。

彼时当年少,莫负好时光

——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政法大学讲话 有感

记得习近平总书记来政法大学考察时,正是我本科临近毕业,思考未来走向的阶段,当时曾持续关注了相关报道,近日又趁学校组织学习之机,系统地回顾了相关内容,对于个人发展和中国法治建设也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和认识。

一、 少年强则国强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都十分强调“中国梦”,每个国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汇聚在一起即是“中国梦”。青年正是爱做梦的年纪,还记得王小波在《黄金时代》中的一句话,“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在这个阶段,我们有热情去做梦,并且我们也有精力为之不断奋斗,因而我们做梦的内容就显得十分重要。正如总书记所说,“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我不由得想到梁启超先生之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可以有快意江湖的张扬潇洒,也可以有指点江山的激情狂傲,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忘却身上所肩负的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和家国责任。

在我本科四年的生活中,看到过对诗与远方的追求,看到过对眼前苟且的执着,也看到过对家国天下的心忧。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选择,每个选择似乎都有自己的精彩,我曾在这些选择中徘徊,因为看起来哪个选择都不坏。有人在规劝你“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也有人在大喊着“改变世界”,还有人在寻求“稳定的生活”,我不能从价值观的角度来评判孰优孰劣,就个人而言,我觉得在成长的路上应当要慎重选择,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把社会责任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人要有理想信念,立志是奋斗的原动力,是理想的定心盘。要立志干大事,而不是当大官;要立志为人民,而不是只顾个人小家。” 我认为这是对我国青年的高度评价,同时也是对我们的殷切希望。

自近代以来,我国青年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冲锋陷阵、抛洒热血;为祖国繁荣富强开拓奋进、锐意创新。时至今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思想文化越来越多元多样多变,青年人的选择也更多更广阔。然而目前社会上有这样一种认识,当了大官以后即是飞黄腾达,处处方便,人生开挂,于是在青年成长之途,便不断有人规劝说“考公务员吧”,事实上也确实形成了考公务员的潮流。

在这里,我想谈谈“大事”与“大官”的问题。大事者,见仁见智,个人能力、追求不同,对于大事的见解也不同,可能某件事对你来说是小事一桩不足挂齿,对于别人来说却是毕生追求。我们往往会被诸如“IP、VC、A轮、共享经济、改变世界”或者“乡科级、县处级、司局级、省部级、国家级”这样的词汇所吸引,从中无不洋溢着时代的汹涌洪流,大家都想着做大事,去改变世界,然而这其中,有多少适得其所则在所不问。而那些得沉下心来去做的可能看起来毫不起眼,但实际上更能改变世界的事情,却鲜有人追求。我想总书记之所以强调“大官”和“大事”,是为了提醒我们青年人在职业选择上应当把自身社会价值放在前头,而不是只顾着报酬和荣光吧。

至于“大官”,的确,在浩如烟海的史书中,“大官”与“大人”, “大官”与“大贪”等往往密不可分,而相对的,将“大官”与“大爱”、“大官”与“大公”相联系的则相对较少,何也?我相信在中国这样一个人才选拔机制下,选出来的大官往往都是有大才干的,然而最终有部分人滑向了大私,何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权力的制约的缺失,法治的作用在此凸显,然而遗憾的是,这必然是一条充满荆棘之路,其中纷繁复杂的利益裙带关系往往令希冀改革者望而却步,这,未尝不是当代法科学生所要追求的“大事”。

二、 绝知此事要躬行

“青年处于人生积累阶段,需要像海绵汲水一样汲取知识。”在法大的校园,手拿法条,来回踱步,念念有词的同学随处可见;在法大的课堂,博古通今,抑扬顿挫,沉浸其中的教授令人倾羡。法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只有见识过社会的人情冷暖,才能体会白纸黑字之下的悲欢离合,犹记得婚姻法课堂上老师所言,“没有结过婚的小姑娘小伙子,怎么能真正理解感情破裂为何物?”

对于中国来说,我们有我们的历史文化,有我们的体制机制,有我们的国情民情,我们的国家治理有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故而我们在学习好课业知识的同时,亦要要多读好书,从经典中汲取内涵,以经典反思当下;还要通过校园活动、社会实践等活动,走向田野,亲近社会,用自己的身心去感受、去体验活的中国。我想对于法律,只有走过了万水千山,蓦然回首时,才会有那种灯火阑珊的默契吧。

我觉得法学更多的是一种工匠式的作业,把每一个法条琢磨透,把每一个案件做细致,就是无愧于心。康德说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一个是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另一个是我们内心的崇高道德法则。灿烂星空,激励着我们追寻自己的梦想,而道德法则,则教我们怎样做到无愧于心。作为总书记视察后第一批进入法大的研究生,我深感荣幸,在倍感压力的同时也躁动不已,这是一个注重法治的时代,在青年这样一个精力旺盛的时期经历我国社会之转型期,实乃吾辈之大幸。

三、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身在昌平校区,得一空闲,便循着总书记走过的足迹细细观看,所谓“小月河畔忆峥嵘,军都山下谱新篇”,看着法大自1952年建校至今的发展历程和系列成就,心生感慨,是对法治进程的憧憬,是对法学大家的崇敬,也是对自我的激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之路漫漫,我又将以怎样的姿态投身其中呢?

初入中欧,曾听得师兄讲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法大的场景,结合当时自己对相关报道的跟进,回忆起自己本科四年的法学学习生涯,深感处在国家法治建设如火如荼,经济改革不断深入的当下是何其幸运,同时又顿觉压力。尤其当听到“青年人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当大官”之时,颇有感慨,当下的时代,立志当“大官”的人无数,把“大官”等同于“大事”的人也不计其数,真正踏实做事的反倒在少数,而作为当代法大学子,窃以为当秉持匠人精神,如海面汲水之精神充实自己,以厚德明法之训诫雕琢自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铺砖添瓦。

陈泽杰

2017年9月14日

于致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