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在中国我度过了生命中最悠闲的时光”

以下是与前“英文讲授的中国法”学生Kirsten Nelson-Burke的三个对话问答。她于2016年完成了此项课程。在此之前,她在都柏林圣三一学院获得了法学学士学位。目前,24岁的Kirsten就读于汉堡大学。

如果你能给当时即将上中欧法学院的自己一条建议,那会是什么呢?

- 耐心一点!有些事情是需要一点时间才能解决的。在北京,虽然入住学校宿舍是我一生中做的最顺利的一件事,但是银行开户却花了我三天时间。当时是新生入学周,很多学生排队在银行开户。作为交换生,我还需要有一个中国电话号码,然后才能做别的任何事情,所以我需要确保我的手机没有SIM锁,并买一个中国SIM卡。但最终,一切都很顺利。

中欧法学院最大的价值是什么?

- 对我来说,是多元文化的经历。我觉得自己沉浸在完全不了解的中国文化之中,这让我学到了许多。例如,在中国文化中,和朋友家人一起吃饭是很重要的事情。人们利用聚餐的时间来社交并互相关心。在欧洲时,我并没有花很多时间在这上面。同时,我的同学也从我身上学到了来自我的国家的文化。在认识我之前,他们也对西方有一定的了解,但大多并未出过国。所以我想我的到来也让他们切身体会到了西方的文化。例如,当我提议晚上9点吃饭的时候,我的一个中国朋友起初非常震惊,因为她通常在晚上6点左右吃饭。因此,不仅我体验了中国文化,我的中国同学也体验了欧洲文化,另外,我也了解到了他们本来对欧洲文化的看法 – 这对大家都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

你现在有什么计划?

- 目前,我在上伊拉斯谟世界计划第二学期的法学和经济硕士课程,我可以在三所欧洲大学学习并获得双重或三学位。我在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度过了第一个学期,现在在汉堡大学学习。实际上,我选择这个项目的原因与我当初选择英语讲授的中国法原因相同。从学术角度来说,这个项目有非常多体系成熟的大学参与。更重要的是,这个项目可以让我体验在不同的地方生活。这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因为它可以帮助我开拓眼界。这听起来也许有点儿老生常谈。然而,我在中国的经历,这种体验并学习全新文化的过程,让我更加了解自己。我对中国并未怀抱任何刻板印象,我让自己浸润在这文化之中,跟其他中国人一样生活。当我跟别人说我去北京的时候,他们总会问我在那里生活会不会很艰难,但是用我的方法,其实并不难。在中国我度过了生命中最悠闲的时光。


Kirsten Burke-Nelson(中间)和她的同学们